杨树是杨柳科杨树植物落叶乔木的统称。对二氧氧化硫及有害气体有一定的抗性,是绿化环境,净化空间,水土固沙的首选树种。 (4)防治新方法 可使用淇林田钧稀释1000~1500倍液均匀喷雾。
在园林上,杨树常做为行道树使用,也可孤植,但奇怪的是,有时明明应是植株旺盛生长的世界,它的叶片却像是迈入了秋季一般,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其实这是杨树常见的一种病害,称“叶锈病”,此类病害也是杨树病害中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种病害,又称“黄粉病”,严重影响杨树的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种病害该如何治理吧!
分布与危害
该病在我国发生普遍,还可侵染新疆杨,河北杨和山杨等白杨派品种。主要危害幼苗和幼树,幼芽,叶片和嫩茎均可受害。严重时使病叶和病芽枯死,影响杨树生长。
症状
春天杨树展叶期,可看到树上布满黄色粉堆,形似一束黄色绣球花的畸形病芽。严重受害的病芽经3 周左右即干枯。正常芽展出的叶片受侵染后,形成黄色小斑点,叶背面产生散生的黄色粉堆,即病菌的夏孢子堆。严重时夏孢子堆可以联合成大块,且叶背柄部隆起。受侵叶片上有时形成大型枯斑,病叶提前脱落,甚至枯死。嫩梢受害后,其上产生溃疡斑。
病原
病原菌为担子菌亚门栅锈属的马格栅锈菌和杨栅锈菌。夏孢子堆黄色,,散生或聚生。夏孢子圆形或椭圆形,可橙黄色,表面有刺状突起,直径 21~30μm。冬孢子梭柱形,褐色,大小 37~50×10~15μm。该菌的转主寄主在我国尚不清
楚。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在冬芽和枝梢的溃疡斑内越冬。杨树萌芽时,菌丝发育形成夏孢子堆,成为当年的初侵染源。病菌夏孢子萌发后,可直接穿透角质层侵入,借风传播。5、6月为第一次侵染高峰,9月为第二次侵染高峰。夏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15~20℃。种植密度过大,气温高,降雨多,湿度大,通风透光不良,幼苗和幼树易感病。
防治方法
(1)早春清除病芽 必须注意,操作时避免孢子飞散,否则将达不到预期效果。
(2)选育抗病强的品系育苗或造林。
(3)药剂防治 叶片发病初期喷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倍液,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代森锌100倍液,50%退菌特500~1000倍液,0.2~0.3%石硫合剂。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