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8 13:42 作者:李先生
杜鹃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植物下部老叶最先发病。发病初期叶面产生红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展为近圆形,或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病斑,黑褐色,病斑直径2至5毫米。发病后期病斑中央变成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深褐色。 发生规律 露地栽培的杜鹃一般从4至5月开始发病,至12月病害才停止蔓延;温室栽培的杜鹃全年均可能会发病。高温、潮湿、多雨的环境易导致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一般雨季早、危害严害。故多雨的环境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一般雨季早则危害严害。故多雨、多雾、露水重时,或一天内浇水太晚,当入夜前叶片仍有积水时,都有可能导致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栽培:如南极、五宝珠等。 2、加强栽培管理。清除初侵染来源。冬季和早春,彻底清除植株上的病叶及地面落叶枯枝(生长期内亦可进行)并结合修剪去掉病枝。栽培时株(盆)行距不宜过密。要注意通风透光,控制湿度。 3、化学防治:在植物展叶时,喷洒波尔多液每半月1次,连续喷3至4次。杜鹃开花前后用70%甲托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粉剂500至800倍液喷布预防,每周1次,连续2至3次,32%的克菌1000倍液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也可使用淇林战菌,可在杜鹃褐斑病发生前或初期,1500-2000倍液茎叶喷雾,,发病重时,1000-1500倍液喷雾,根部病害发生时以上浓度进行灌根,效果更佳! (编辑整理:杨恒)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