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8 08:24 作者:李先生
随着温度的回升,大叶黄杨逐渐进入生长旺季,大叶黄杨绿篱由于通风透光差,不同程度的发生白粉病,尤其是处于背阴面的大叶黄杨白粉病发生严重,园林绿化养护人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现将白粉病的识别及防治要点介绍如下: 【1】发病症状: 白粉大多数分布于大叶黄杨的叶正面,也有生长在叶背面的,单个病斑圆形、白色,多个病斑连接后不规则,将白色粉层抹去时,发病部位呈现黄色圆形斑。感病严重时病叶发生皱缩,病梢扭曲成畸型。 【2】病原: 病原为正木粉孢霉(Oidium euonymi-japonicae) ,是由正木粉孢霉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3】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大叶黄杨的被害组织内和产生的灰色膜状菌层内越冬,经风雨传播。种植过密、修剪不及时时发病较重。翌春在大叶黄杨展叶和生长期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感染,成为病害初次侵染的菌源。病菌在寄主枝叶表面寄生,产生吸器深入表皮细胞内吸收养分。被害植株叶片布满白色粉状霉层物,严重时叶片皱缩畸形,影响正常生长。秋季凉爽多雨时发病较多,栽植于树阴下的大叶黄杨发病重,向阳的植株发病轻或不发病。嫩叶、新梢发病重,老叶发病轻。不及时修剪或枝叶过密的大叶黄杨发病较重。 【4】防治方法: 1.清除病叶、病残体,并集中烧毁。 2.加强栽培管理措施,适当修剪,增强通透性;合理灌溉、施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能力。扦插繁殖时,插穗密度不要过大。 3.使用淇林净白1瓶兑水30-45公斤均匀喷施叶面。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