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7-05-28 05:39 作者:李先生
大叶黄杨茎基腐病是大叶黄杨易感染的一种主要病害,尤其是一二年生枝条受害最严重,严重时可造成全株枯死,其发生特征及防治方法如下: 【1】黄杨茎基腐病的发病特征: 初期黄杨茎基部变成褐色,后期茎基受害部位变黑,皮层皱缩,有时开裂,剥开后发现木质部颜色发褐,地上部叶片失绿,发黄干枯,嫰梢下垂,叶片不脱落,最后导致全株死亡。 【2】黄杨茎基腐病的发病特点: 1、发病原因:引起大叶黄场茎腐病的病原为半知菌类真菌,该病菌平时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随着气温的升高,土壤温度也随之升高,病菌侵入苗木茎部为害。尤其在高温低洼地区,发病较为普遍。 2、发病条件:新栽苗、长势弱的苗子,栽植过深的苗子易发生;高温、土壤湿度大,栽植偏深是导致茎基腐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3】黄杨茎基腐病的防治方法: 1、加强苗木的养护管理,提高其自身抗病能力。 2、夏季幼苗采取搭荫棚等降温措施,大苗可采用栽植地被植物或地面覆草等办法,来破坏病菌发生的环境条件。 3、发病苗小量少时及时剪除发病枝条,集中烧毁,随后使用淇林嫁程加岁源喷淋灌根,连续2-3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