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人工释放赤眼蜂防治害虫技术

2017-05-26 19:52 作者:李先生  

  

一、技术概述

赤眼蜂是水稻、玉米、棉花、甘蔗、蔬菜、茉莉花等作物多种鳞翅目重大害虫的卵期优势寄生性天敌,对靶标害虫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我国可规模化大量繁育和释放应用的赤眼蜂种类主要有稻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等。农作物生产中进行人工繁殖赤眼蜂的田间大面积释放,通过寄生目标害虫卵,可显著降低害虫的种群数量,有效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玉米螟、棉铃虫、甘蔗螟虫、茉莉花蕾螟等害虫,替代化学农药,降低农药使用量。我国应用人工繁育和释放赤眼蜂控制害虫技术,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和成功经验以及良好的技术和产业支撑,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人工大量繁育和释放,形成了科研-生产-应用一体化的天敌应用体系,明确了各区域靶标害虫的优势赤眼蜂蜂种,开发了专用释放器具,形成了适宜多种作物的赤眼蜂释放控害技术,并规范了优势蜂种选择、产品质量标准、田间释放规范及效果评价方法,控害效果稳定提高;吉林、辽宁多年坚持人工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吉林人工释放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广西人工释放螟黄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替代化学农药,取得了显著的控害和减药效果,保障了农田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过多年的发展,各区域建设了多家规模化人工赤眼蜂繁育基地,实现工厂化生产,赤眼蜂种类齐全,可基本满足目标作物靶标害虫的控害需求。由于赤眼蜂寄生害虫卵,生产中可以与生态和农艺措施、昆虫性诱剂、微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协调应用,实现全程绿色控害,大幅度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增产增效情况

人工释放赤眼蜂防治害虫技术,可显著降低靶标害虫种群数量和危害程度,具有良好的控害效果,靶标害虫卵期每代次释放赤眼蜂1—2次,一般卵寄生率可达60—70%,防治效果80—90%,减少施药1—2次。释放赤眼蜂成本3—20元/亩次,田间释放的人工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每个工日平均放蜂100亩左右,用工成本显著低于施药用工。由于减少使用农药,可保护自然天敌种群,发挥自然天敌的持续控害作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持续降低害虫发生程度,减少防治次数和农药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种植效益。

三、技术要点

蜂种和种群的选择

选择的原则,一是根据靶标害虫确定赤眼蜂蜂种;二是释放地的优势赤眼蜂种类和种群,可将自然界采集的优势蜂种,通过替代寄主人工大量繁殖,获得质量合格的赤眼蜂寄生卵再进行大量释放。目前,已明确具有较好防治效果并可工厂化繁育的赤眼蜂包括:防治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采用稻螟赤眼蜂,利用米蛾卵人工繁育;防治玉米螟采用松毛虫赤眼蜂,利用柞蚕卵人工繁育,或选用玉米螟赤眼蜂,利用米蛾或麦蛾卵人工繁育;防治棉铃虫、茉莉花蕾螟、甘蔗螟虫采用螟黄赤眼蜂,利用柞蚕卵人工繁育。

蜂卡类型

工厂化繁育的赤眼蜂,通常将寄生卵粘在一定规格的纸上,制成蜂卡,或将寄生卵装入或粘在一定形状的容器内,制成放蜂器,便于田间释放。常见蜂卡或放蜂器类型有:锥形、粽形、手抛球形、卡纸形等。

运输

蜂卡运输的安全环境温度范围为5—27℃、相对湿度50%以上。夏季运输时,可以辅助使用冰袋或其他降温措施低温运输,并保持通风良好。

田间释放技术

释放时间。采用人工调查或性诱剂诱集方法监测虫情,当害虫成虫高峰期开始第一次放蜂。清晨5—7时或傍晚16—18时为最佳放蜂时间,避免大雨天放蜂。

放蜂量和次数。每亩每次放蜂8000—10000头,每代放蜂2—3次,根据虫情,当卵量少或较高时,可减少或增加1次。两次放蜂间隔5—7天。

释放密度。单位面积放蜂点越多,寄生效果越好,通常稻田每亩均匀设置5—8个点,玉米、棉花、甘蔗和茉莉花田3—5个点。

放蜂方法。

水稻田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将蜂卡置于放蜂器内或固定在倒扣的一次性纸杯内壁上,随后悬挂在木棍或竹竿上插入田间,或直接固定在水稻植株上,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蜂卡。手抛球形放蜂器可直接抛入田中。蜂卡悬挂高度应与植株叶冠层齐平,并随植株生长进行调整,高温季节应置于叶冠层下,以提高赤眼蜂的出蜂率和寄生率。

防治玉米螟,将蜂卡或放蜂器固定在玉米植株中部叶片背面的叶脉上,手抛球形放蜂器均匀抛入田中。

防治棉铃虫,将蜂卡或放蜂器固定在棉花植株中部叶片的背面。

防治茉莉花蕾螟,将蜂卡或放蜂器固定在茉莉花植株中部叶片的背面。

防治甘蔗螟虫,将蜂卡或放蜂器夹在或挂在甘蔗植株中部的叶鞘处。

天敌的保护和利用

放蜂田的田埂上种植芝麻、酢浆草等蜜源植物和显花植物,为赤眼蜂及自然天敌提供蜜源食料,可以提高放蜂效果。

四、适宜区域

我国各适宜作物种植区域均可应用。

五、注意事项

1. 从工厂购买的蜂卡,应在24小时之内释放,如需短时间存放,需储存于2—4℃的冰箱冷藏室中,相对湿度50%以上,最多7日,存放时间过长或温湿度不适宜,会影响赤眼蜂羽化率和寄生效果。

2. 赤眼蜂对大多数化学农药高度敏感,放蜂田需协调施用化学农药的时间,当需要施药时,尽量选择微生物农药或低毒化学农药品种,尽量在放蜂前、后5天进行。放蜂期禁止使用毒死蜱等对赤眼蜂高毒的农药,对赤眼蜂安全的生物制剂如Bt.制剂、真菌制剂仍可使用。

3. 放蜂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释放面积越大、地块连片,防效越好。蜂卡在田间要摆布均匀。赤眼蜂发育适温为20—29℃,最适相对湿度为70—85%。干燥、高温地区,应选择傍晚时放蜂,并把蜂卡卷在植株中部叶内;潮湿地区,适于在上午放蜂,有利于赤眼蜂的羽化和寄生。

4. 放蜂期是影响放蜂效果的最重要关键因子,靶标害虫成虫的羽化高峰期可作为初次放蜂指标。

六、技术依托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9号

邮政编码:100097

联 系 人:张帆

联系电话:18610384787

电子邮箱:zf6131@263.net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仙人球烂根怎么办 补救办法有哪些 下一篇:水培金琥烂根怎么办 补救办法有哪些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