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茶园全程机械化管理技术

2017-05-26 18:39 作者:李先生  

  

一、技术概述

茶园生产机械化程度低,长期依赖人工作业,已经成为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的瓶颈。综合自然地理条件、机械化作业特点及农机农艺融合需求等因素,我国茶园按照坡度可分为陡坡茶园、缓坡茶园和平坡茶园,针对不同地形茶园特点,选择相应的机械化作业技术,茶园机械化管理技术包括机械化耕作、除草、施肥、修剪、虫害防控和采摘5个方面。

该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在云、贵、皖、苏、浙等全国22个茶叶主产省应用达到210.13万亩次,累计为茶场、茶农节本增效8.97亿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为我国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二、增产增效情况

同人工作业相比,机械化耕作、除草效率可提高8?10倍,机械化施肥效率可提高5—10倍,肥料利用率提高50%,机械化修剪效率可提高10?20倍,修剪成本降低30%,物理防控虫害降低农药使用率超过50%,机械化采摘效率提高15—40倍,适制率提高14%,每亩新增纯收益高达880.23元/亩,推广投资年均纯收益率达3.3。

三、技术要点

1、机械化耕作。包括浅耕、中耕、深耕。①浅耕:2月中旬至月底,结合春茶催芽肥进行春茶前耕翻,深度10cm左右,朝阳坡先耕作、阴坡后耕作。春茶结束后5月底前进行第二次浅耕,深度10cm左右。②中耕:一般在春季茶芽萌发前进行,早于施催芽肥的时间,耕深10?15cm。③深耕:秋茶结束后进行深耕,深度20cm~30cm,茶行中间深、两边浅。作业时应旋碎土块,平整地面,不能伤茶根和压伤茶树。适用机械:小型茶园除草机、中耕机,乘用型茶园多功能管理机配套中耕除草、旋耕机等。

2、机械化施肥。茶园施肥应根据测土结果实行配方施肥,以成品有机肥为主,配置相应的化肥。①施基肥:秋茶结束后深施在茶行中间,深度20cm左右。新开垦茶园可进行开沟施肥,沟深20 cm~25cm。②追肥:追肥可与耕作联合作业。春、夏、秋三季施肥,比例为5:3:2,施肥深度10cm~15cm。③叶面施肥:一般在茶叶开采前30天进行,宜避开烈日傍晚喷施,喷施后24小时无降雨。适用机械:开沟、施肥、覆土一体机,乘用型施肥机等。

3、机械化修剪。包括定型修剪、整形修剪、重修剪和台刈。①定型修剪:对幼龄茶树进行三次定型修剪,培养丰产树冠;②整形修剪分为轻修剪和深修剪:轻修剪,对已经投产的茶园进行轻修剪,每年春茶或夏茶结束后进行。深修剪,对投产多年树冠鸡爪枝多,或因受严重冻寒的茶园进行深修剪,剪后骨架高度保持40~50厘米。③重修剪:除衰老茶树离地面10~25厘米左右以上树冠,在5月底前进行。④台刈:将衰老茶树地上部分枝条在离地5~10厘米处全部割去,一般在春茶后或秋后进行。适用机械:选用单人或双人修剪机、修边机、重修机、台刈机等。

4、机械化虫害防控。主要包括灯光诱集、色板诱杀、负压捕捉等方式。①灯光诱集:一般采用频振式诱虫灯,控制面积约30~50亩/盏,呈棋盘状分布,灯距保持在120~200m,安装高度距离地面1.3m~1.5m,每天开灯6h~8h为宜。②色板诱杀:在茶园安装黄绿色板,粘虫板等进行诱杀,平均20~25张/亩,悬挂高度春季、秋季以色板底端低于茶梢顶端30cm左右,夏季以接近或不高于茶梢顶端50cm为宜。③负压捕捉:采用背负式吸虫机、乘用式茶园吸虫机、光电气色复合捕虫机等,主要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等具有飞行能力的害虫。小型机械同时作业台数不少于3台;大型机械同时作业台数不少于2台。

5、机械化采摘。要求平地或坡度在15°以下的缓坡条栽茶园,茶树品种纯,发芽整齐,生长势较强,树高在70~80厘米,行间有15~20厘米的操作道。根据品种、茶类、茶季、采摘批次等多种因素确定机械采摘适期和采摘批次,如以一芽二、三叶及其对夹叶为标准新梢,即标准新梢达到60%~80%时进入机械采摘适期,一年采摘4~6批次。适用机型:单、双人采茶机,乘用型采茶机,智能电动仿生采茶机等。

四、适宜区域

适用于横向坡度小于5°,规划机耕道、机械掉头区域等机械化作业条件的茶园。

五、注意事项

作业机手应认真阅读农机具说明书,掌握安全操作、维修与保养规程。

按标准、适期机剪和机采。

注意喷施农药安全间隔期,避免安全间隔期内采茶。

机械修剪时可结合修边和除草同时进行,杜绝除草剂使用。

施肥机作业不得后退,必须后退时,应将施肥机排肥器暂时关闭。

茶园机械化生产技术在实施过程中需加强农机与农艺技术的相互结合,在茶园标准化建设、种植模式、茶园管理、统一修剪、采摘等方面一定做到农机与农艺技术的高度融合。

六、技术依托单位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联系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门外柳营100号

邮政编码:210014

联 系 人:肖宏儒

联系电话:15366092968

电子邮箱:xhr2712@sina.com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柑橘苗种类 下一篇:爱媛橙怎么保存?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