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6 06:54 作者:李先生
编者按:越夏蔬菜定植时正值高温时期,不利的生长环境导致苗子长势弱,抗性差,病原菌趁机侵染,导致死苗死棵多发。夏季又是粉虱、螨虫、蓟马等害虫的高发期,这些害虫大多具有趋嫩性,给幼苗的生长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提醒菜农,针对以上情况,要提早采取措施进行预防,一旦苗子受害再针对性防治就晚了。
仔细检查、及时用药预防病害出现
接收苗子时做好检查,确保苗子优质,无病无虫,是定植后减少问题发生的关键。多数育苗场虽然环境良好,但育苗期间想要完全杜绝病虫害是不可能的,苗子携带病菌、害虫数量虽然不多,但一旦环境适宜,其繁殖非常迅速,进棚后短时间内就可能造成大发生。因此,来苗时,菜农要仔细检查苗子是否有病斑,是否携带害虫及虫卵。茎叶部病害比较容易被发现,体型较大的害虫,仔细检查也很容易被发现,对叶螨、蓟马等体型小、肉眼难辨的害虫,菜农可从叶片生长状态等典型症状来判断。
早用药 预防根部病害
苗子从育苗穴盘移栽到大棚土壤中,其生长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加上幼苗期的蔬菜抗逆能力还比较低,根系弱,这段时期就成了根部病害的高发期。一旦发生根部病害,可能当时不会表现出来,但是当蔬菜进入开花坐果期后就会逐步表现出来。根部病害发生后,如果蔬菜主根被侵染,再想通过用药来解决难度非常大,因此根部病害一定要提前预防。除了定植时蘸根预防外,苗子定植后,菜农要合理用药。缓苗后浇水时,菜农可冲施乙酸铜、枯草芽孢杆菌、硫酸铜钙等杀菌剂防病。若上茬蔬菜受到过根结线虫为害,菜农可使用阿维菌素+甲壳素、氟吡菌酰胺等药剂灌根或冲施进行预防。
提醒菜农,用药时应做好化学药剂与生物菌剂的搭配。化学药剂杀菌快速,起效快,效果稳定,这是生物菌剂的弱项。在使用化学药剂后,间隔7~10天,菜农可随水冲施生物菌剂,全面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巩固化学药剂杀菌的效果。两者间隔使用,可起到互补作用,提升防治根部病害的效果。
调控棚内环境 减少病毒病的发生
种植越夏蔬菜,最怕感染病毒病,尤其是番茄、辣椒、黄瓜等蔬菜极易感染。高温干旱是病毒病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棚内温度高,超过了蔬菜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使蔬菜出现生长不良的情况,导致植株抗性差,易发病;干旱指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小,叶片易发干、发脆、黄叶,没有光泽,最终导致植株抗性差,易发病。此外,蚜虫、粉虱等传毒昆虫的为害,大大加速了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病毒病应以预防为主,防大于治。菜农在选择越夏品种时,最好选择抗病毒品种。苗子定植后要注意遮阳降温,避免棚内高温干旱。菜农可在近中午的时候往后墙根的水渠中灌水,利用水蒸发时降温的特点达到棚室内降温增湿的目的,同时在棚内钢丝上安装微喷头,在中午前后喷水,降温增湿。日常管理中要注意合理用肥,促进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提高抗逆能力。另外,要提前用药,可选用盐酸吗啉胍、宁南霉素、几丁聚糖等,间隔7天一次,连续喷施2~3次,减少病毒病的发生。
多措并举 严防害虫
随着放风口的拉大及棚室外杂草的旺盛生长,虫害发生严重,因此防虫工作要赶早。菜农在防治害虫时,往往喜欢单一地采用药剂防治,这样容易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此外,对于刚定植不久的幼苗来说,频繁喷药也容易使幼苗产生药害,所以菜农应结合物理措施进行防治。
苗子移栽进棚前,菜农要注意利用高温闷棚等措施,将棚内害虫全部杀灭,大棚周围的杂草、蔬菜等都要清理干净,避免其成为害虫迁飞的中转站。苗子还未定植前应早安装防虫网,不要等苗子定植上后再安装。一般情况下,安装60目的白色防虫网即可。棚室害虫一般虫体较小,若不注意,非常容易被忽略,菜农可在棚中设置粘虫板,不但可以提早发现害虫的发生状况,还能起到一定的杀虫作用。当前市场上的粘虫板主要有黄色和蓝色两种。粉虱、蚜虫等害虫对黄色具有较强的趋性,蓟马具有趋蓝色的习性,菜农可以在棚室内采用黄板蓝板相间的悬挂办法,这样可同时诱杀粉虱、蓟马、蚜虫等多种害虫。
苗子定植后,菜农要注意随时观察蔬菜的生长状态,及时发现害虫为害的前期症状,并针对性喷雾防治。如烟粉虱、蚜虫等一般可用苦参碱、氟虫氰、烯啶虫胺等配合扑虱灵,轮换用药,避免粉虱较快产生抗药性;蓟马可用多杀菌素、苦参碱、氟虫腈等防治;螨虫可用螺虫乙酯+炔螨特等药剂防治。这样采取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办法,可大大提高防虫效果。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