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果树干被虫蛀用什么药(果树被虫蛀了用什么药)

2017-05-25 03:14 作者:李先生  

柿树由于其适应性强,管理简单,结果容易,产量高,是房前屋后最常种的一种果树

,最近有许多农民朋友反映,柿树的叶片上和果实上长了许多白色的小虫,看上去就像柳絮一样粘在上面。用手抹烂,会有血一样的液体流出来。这到底是什么虫,又该如何防治呢?

发生情况

经现场查看,危害柿树的白色虫子是柿绵蚧,俗称树虱子、毛毡蚧等,是蚧壳虫的一种,也是柿树上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害虫。为同翅目、粉蚧科害虫,在我国南北柿子产区普遍发生,尤以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柿园最严重。果树被害后除了树势减弱,产量降低以外,还严重影响柿子的品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危害特点

该虫一年可发生4代,以成虫和若虫危害为主,第一代一般发生在5月中下旬,主要危害柿树的叶片和嫩梢,大量若虫沿叶脉吸附在叶片上,刺吸叶片内的汁液,叶片被害后,在被害处出现褪绿的斑点。叶片光合作用降低,造成落花落果。

第二代一般发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主要危害幼果,大量若虫吸附在幼果表面,刺吸果实内的汁液,被害果实发育变缓,甚至脱落,形成大量的次品果,造成产量降低。

第三、四代一般发生在8~9月份,主要危害转色期的果实,大量的成虫和若虫吸附在果实表面,刺吸果实内的汁液,果实表面发生凹陷,变黑,污染果实,被害果实提前软化并脱落,甚至龟裂,使果实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发生特点

柿绵蚧1年发生4代,以若虫在树皮缝隙或土缝中越冬。翌年5月,若虫出蛰转移到嫩梢、幼叶上危害,5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5月中下旬转移到叶片上危害,并分泌白色绵状卵囊,6月中旬初孵若虫爬出卵囊,寄生在幼果上危害,第2代在7月中下旬发生;第3代在8月下旬发生,第四代在9月上旬发生。寄生在果实表面危害转色期的果实,造成果实脱落,品质降低。

防治方法

6~7月份是柿绵蚧的若虫发生期,此时虫体表面还没形成白色的蜡质蚧壳,是防治柿绵蚧的最佳时期,可在初孵若虫分散转移期,用24%啶虫·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或6%阿维·啶虫脒水乳剂1500倍液,或33%螺虫·噻嗪酮悬浮剂3000倍液等药剂,对全株叶片、枝干均匀喷雾,每10天喷一次,连喷2次,由于这些药剂都具有很好的内吸传导作用,药剂可传输到植株的各个部位,即可有效控制其继续危害和蔓延。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土壤消毒的最好方法有哪些(怎样给土壤杀菌消毒) 下一篇:黑腐病用什么农药最好(治疗黑腐病用什么最好)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