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中药材黄芪的种植技术及亩产量(黄芪育苗移栽技术)

2017-05-24 01:25 作者:李先生  

  黄芪育苗技术 黄芪栽培技术

  播种技术

  1选地、整地

  黄芪为深根性植物,栽培地要选土层深厚、肥沃向阳、土质疏松、地势高燥、排水良好以及中性或者微酸性砂质土壤的平地或山坡地,不适合在土壤湿度大、土质粘重、地下水位高且低洼易涝的粘土地上种植。进行深耕整地时,每亩要施入农家肥2 500kg~3 000kg、饼肥100kg 以及适量化肥,这样可使活土层加厚、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对根系生长有利。通常在秋天将地深翻50cm 左右,及时耙平清理干净后作垄或高畦,畦高25cm,宽1.2m,40cm沟宽,同时在畦的四周将排水沟开好,有利于黄芪根部发育及营养物质的积累。

  2育苗技术

  2.1选种

  黄芪种子硬实率很高,播前进行处理,可以提高出苗率;播种最好采用3 年生以上植株结的种子,母株要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单株。秋天果荚黄熟且下垂,种子呈褐色时边熟边采。采回的果荚晒干脱粒贮存,播前将瘪粒、杂质和虫蛀的去除,留下饱满、褐色有光泽的作为种子。①播种前几天,白天浸泡用温水(40℃),晚上换成冷水,连续3 个昼夜,捞到瓦罐内放在温暖处盖上湿布催芽3.0d~4.0d,有1/3 露白即可播种;也可以把种子放在沸水中快速搅拌,然后马上倒入冷水,待水温降至40℃,再连续泡2.0h,捞出种子用湿麻袋闷盖12h,种子膨大或者外皮出现1/3 破裂时播种。②每1 份种子与1 份细河砂混合均匀放在石碾上3.0cm~4.0cm

  厚,将种皮碾至出现毛刺为止,过筛,用温水(20℃)泡24h,在温暖处堆沤5.0d 左右发芽后即可播种。③用强酸(70%~ 80%)溶液对硬实老熟种子浸泡3.0min~5.0min,捞出迅速用流水冲30min,也可用清水反复洗去种子上残余酸液,略干即可播种。

  2.2 播种

  黄芪在春、夏、秋3 季都可播种,播后15d 左右出苗;6 月-7 月进行夏播,7.0d~8.0d 即可出苗;白露前后进行秋播。北方温度低,幼苗易受冻害,秋播要在地冻前进行,第二年春天出苗。生产上多采用直播有利于田间管理,但用种量较大,且生长太整齐,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可以节约用地,且栽后植株健壮,根茎生长整齐一致,有利于收获,商品质量好,产量也高,所以近年来生产上采用较多。

  播种方法有三种:即条播、穴播和撒播。穴播株行距1.0cm~2.0cm,每穴播4.0 粒~5.0 粒种子,覆2.0cm 厚土,每公顷用种15kg~22.50kg;条播行距45cm,开横沟,沟深3.0cm,用草木灰、人粪尿与种子拌匀撒入沟内,覆细土1.0cm~2.0cm,稍镇压。按20cm~25cm 行距开横沟育苗移栽,沟深3.0cm,播幅10cm,将种子与草木灰拌匀后均匀播入沟内,覆土厚2.0cm,稍加镇压后浇透水,然后盖草保温(湿),10d后出苗,每公顷用种子30kg。如在春季育苗,建议用小弓棚覆膜加盖草帘保温。夏季育苗当幼苗出土时架棚帘或黑网遮阳(荫蔽度50%),以保持苗床湿度、防止日晒,夜晚和阴雨天,将帘掀去让幼苗接受露水。幼苗出土后加强管理,及时松土除草,苗高

  13cm~15cm、根长15cm 即可移栽。行距20cm~24cm,株距12cm,开穴,每穴栽苗1 株~2 株。主根受伤后易形成鸡爪芪,栽时要整根挖出、勿伤根,使根部自然展开,不能弯曲。移栽宜在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幼苗移栽或定植后,应立即浇水或喷水。每公顷栽苗30万株左右。

  2.3间苗、定苗

  间苗要及早进行,第一次间苗在苗高6.0cm 时进行,第二次在苗高10cm~12cm 时进行,穴播的定苗每穴留苗3 株~4 株,条播的每隔10cm~12cm 留1株壮苗;育苗每2.0cm~3.0cm 留苗1 株,移走间出的大苗,留下小苗继续生长。补植缺苗过多时最好用催过芽的种子重新播种。

  2.4中耕除草

  黄芪幼苗往往是草苗并长,必须及时中耕除草。中耕可以切断土壤毛细管,保墒防旱。每年中耕3次~4次,苗期锄浅、苗旁锄浅,成株锄深,行中锄深。

  2.4施肥和浇水

  除了给黄芪施足基肥,每年要追肥3 次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肥料的主要种类有堆肥、硫酸铵、过磷酸钙等。施肥方式为开沟施入。播种在足墒的情况下可不浇水。若天气干旱底墒又不足时,要及时浇水,促进种子正常成熟,提高质量。

  2.5 摘蕾和打顶

  为打破主茎顶端生长优势,可以通过摘蕾打顶抑制株高生长,提高产量。当6月中旬出现花蕾时将其摘除,7 月下旬时间最佳。

  2.6冬季管理

  黄芪是多年生植物,做好越冬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为防止根部受冻,每公顷用过磷酸钙750kg、腐熟厩肥3.0 万kg、饼肥2 250kg,混匀平铺于根头上;立冬前浇1 次透水,以提高土壤热量,起到防冻作用。

  2.7 采收黄芪

  到第三年黄芪便可收获,如过早则影响质量;通常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也可在翌年春季萌芽前进行,因为这时根积累的有效成分含量最高,产量也高。采收时要防止挖断主根,以免影响产量与质量。

  3 黄芪种植田间管理

  3.1 中耕除草与定苗

  黄芪出苗后生长相对较慢,往往长不过杂草,所以要进行及时除草,避免杂草生长过快对黄芪的生长产生抑制。一般苗高达到4 厘米左右时,就要及时除杂,减少杂草在光照、水分、养分等方面对幼苗的影响,同时要做好间苗工作。当苗高长到8 厘米时,要进行第二次除草,同时进行中耕,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育。苗高达到10 厘米时进行定苗,去掉弱小苗,保留长势好的大苗。定苗后要进行第三次中耕除草,促进植株的快速生长。除草可以采用人工进行,也可以采用化学除草剂,可以播种时进行封闭喷施,也可以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喷施,常用药剂有氟乐灵、拉索乳油等,在应用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要注意用法和用量,避免产生药害。

  3.2 施肥

  黄芪在头两年生长发育较旺盛,根部生长也较快,对于养分需求也比较大,应及时补充,满足生产的需求,每年可结合中耕除草施用1~2 次肥料。第一次可以在5 月上旬或中旬进行,亩用15 公斤尿素,第二次在5 月下旬或6 月上旬,亩用尿素10 公斤,最好补施一些有机肥,亩用时在1.5 吨左右,施用时可以在行间开沟,把肥料均匀混合再撒入沟中,然后再盖严实土。一般两年生的黄芪,在越冬前可以施一次有机肥,亩用1.5 吨,施后培土,第二年4 月时再追施一次尿素,亩用10公斤,以后不用追肥。

  3.3 灌溉与排水

  黄芪相对比较耐旱,一般情况下不用灌溉,但遇北方地区常发生春旱时,要注意查看土壤墒情,如果土壤湿度较低,要及时进行灌水,促进种子出芽及幼苗的生长,避免过旱而影响出苗。雨季到来时,要注意及时排水,避免土壤湿度过大而导致烂根。

  3.4 打顶

  打顶是黄芪田间管理中重要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为了控制顶端优势,在7 月底前进行打顶,减少植株生长而过多消耗养分,控制植株的高低,使养分集中在根部,这是促进黄芪高产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

  3.5 病虫害防治

  黄芪植株生长过程中,一般每年的6~9 月是病虫害集中暴发期,这期间要密切关注黄芪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苗头,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控。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粉病、紫纹羽病、蚜虫、豆荚螟等,这些病虫害有的为害叶片,有的为害嫩梢,有的为害种子,在防治时要根据病虫害的类型,结合发生规律,采用人工、生物、化学等防治方法加以控制,尽量把病虫害控制在发生前期或初发期,确保植株良好的生长。

  4 采收

  播后第二年开花结籽,当果荚下垂黄熟,种子变棕褐色时即可采收。种子成熟期不一,应随熟随采。如采收过迟,果荚开裂,种子散失。果荚采收后,晒干脱粒,去除杂质,贮藏备用。秋季地上部黄萎后收获。要深挖,防止挖断主根和损伤外皮。根挖出后,除去泥土,剪掉根茎、须根,置于阳光下晾晒,待晒至七成干时,捆成小捆,再晒至全干。干品放通风干燥处贮藏。一般亩产干货200~250 公斤。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红苋菜阳台种植技术(苋菜是长寿菜吗) 下一篇:852农场玉米种植新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