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3 15:48 作者:李先生
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生活在土壤中,在条件适宜时对作物根部或茎部开始感染导致的病害;草莓长时间莲座,就会引起土传病害的严重产生,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草莓常见的土传病害有黄萎病、枯萎病、根腐病和青枯病,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下这几种病害的发病症状和防治和治疗办法!
1.黄萎病
病菌在寄主病残体内以菌丝体或抑菌体在土壤中越冬,能够在土壤里存活6~8年!通常在草莓匍匐茎抽生期发病,病菌先从根部入侵,在地面上部体现症状!发病植株新叶失绿变黄,复叶不对称,叶片变硬,叶色黄化;植株成长不良,叶面失去光泽,从叶缘开始蔫萎褐变,地下根茎、叶柄的维管束发黑,最后整株枯死;
防治和治疗对策:应用药剂防治和治疗草莓黄萎病的成效不好,应注重综合防治和治疗办法的利用;要选择健康无病的种苗,栽培在无病害的土壤上,同时小心及时施肥,对土壤进行中耕锄草,不能连续重茬;
2.枯萎病
病菌在土壤或未腐熟的肥料中越冬,在植株分苗时开始传播蔓延!从根系伤口入侵,发病初期心叶变黄,产生卷缩的畸形叶子!叶子失去光泽!每三片叶片就有两片畸形叶,病株矮小,根系发黑,维管束变褐坏死,老叶呈紫红色,最后植株蔫萎死亡!
防治和治疗办法:枯萎病在连茬地块发病最严重,能够利用化学防治和治疗办法进行防治和治疗;选用百菌清、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防治和治疗;
3.青枯病
在病初期,草莓下部叶子蔫萎掉落,叶柄变红色,植株成长发育差!随病情加重,叶子开始失水、下垂,呈烫伤状!
防治和治疗办法:防治和治疗青枯病用营养皿进行育苗,减少根系损伤,合理密植,适期排灌,防治和治疗土壤积水或干旱!雨后及时排水,成长时期摘除老叶、发病叶片,加强通风透光!
4.根腐病
根腐病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根腐病出现在春、夏天,降雨后叶尖蔫萎、导致全株快速枯死!慢性型多出现在秋、冬天,发病后,下部老叶变紫褐色,全株蔫萎死亡!
防治和治疗办法:选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克露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和治疗;能够应用溴甲烷熏蒸土壤,同时对土壤进行深翻,晒太阳消毒,减少土壤中病原体的数量;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