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与管理(寒地水稻精准栽培技术)

2017-05-23 14:26 作者:李先生  

  寒地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稻田准备工作,一起参考参考吧

  寒地水稻的栽培是一项新兴的水稻种植技术,这种技术的研究与使用能够很好解决寒地水稻的供应问题,对于缓解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粮食危机以及能源危机都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为研究寒地水稻的高产技术提供了现实的条件与必要性,促进了高产技术的研究的发展。

1稻种选择与整地施肥

  1.1选种

  为了适应寒地的气候特征以及水热组合,需要选用优质抗倒伏、抗病虫害以及抗寒能力较强的优良品种,并且要保证稻种能够在低温的条件下正常生长,进而实现整体的高产增收。

  1.2整地施肥

  秋翻是保持土壤肥力以及提高作物产量的主要措施,同时在早春时节土壤化冻之后进行深翻也是提升产量的有效手段。在对土地进行平整的过程中需要先进行旱整平;再进行灌水整平,并对苗床施洒15~20kg/㎡左右的腐殖土,后者是8~10kg左右的草炭,且配合使用猪粪、硫酸铵以及硫酸钾等成分,保证土壤养分配备的均匀,进而为作物的成长与收成提供基础与保证。

2苗床准备

  选择苗床地应是向阳、背风、有水源、能排水、好管理的平川地,按水稻种植面积的2%计算,1h㎡需200㎡苗床,营养土选用10%腐熟农家肥、30%草炭土、60%当地无药害的优质土混合拌好备用,1㎡苗床用营养土10kg。

3培育壮苗

  育苗时,把用水稻壮秧剂配制的营养土撒放在秧盘里,用平板刮平、刮匀,去除多余土壤,用播种器精确播种。播种后覆0.5-0.7厘米厚度营养土,用微喷浇透水,待苗床积水没有时,每40mz苗床用1支丁扑乳油灭草剂封闭灭草。秧苗一叶期控制温度在25-32℃,秧苗二叶期在25-28℃,秧苗三叶期在20-25℃开始通风炼苗,在离地面60cm高的挡风膜上部放风控温,随时观察苗床的干湿度和棚内温度,防止秧苗青枯病、立枯病的发生,发现病情及时喷施立枯净等农药。及时大棚秧苗进行通风,移栽前补氮,施尿素50g/℃,要求撒施一致,施后浇1次透水,以防尿素颗粒烧苗,移栽前露天通风炼苗,秧苗喷施1次氧化乐果,以防止移栽后秧苗潜叶蝇发生。

4稻田准备

  4.1稻田耕作

  一般采用秋季作业,有利于晒垡熟化土壤,灭虫灭草。稻田耕作主要是完成耕地、水土和平地任务,使稻田达到平、碎、软、深,以满足移栽和生长发育的需要。耕地:目前常用的耕作方法有翻耕和旋耕两种,一般采用翻旋结合的轮耕制度,也就是第一年翻耕,秋翻深度应在15-20cm为宜,春翻就在15cm左右,第二年旋耕,耕层深度应在12-14cm为宜,第三年松旋耕。平地及耢地:稻田整平分旱整地和水整地两种方法,先旱整地,用耙地机械进行表土耙细耢平,泡田5-7天后进行水整地,采用水田耙带拖板,移高垫低,达到寸水不露泥,整平后保持浅水层,防止跑奖落干,表土沉实。用手指一节划沟,能徐徐合拢,为插秧最适合状态。

  4.2泡田

  灌水时应由高到低,由远至近。泡3-5天后进行水整地。水整地的标准是上糊下松,泥烂适中,有水有气,沟清水畅,埂直如线,地平如镜。地平如镜是指同一田块高低差不超过3cm,没有偏脸池:上糊下松指水田表面泥水融合软活,下部土团粒较大,喧松,通气性好,这样有利于插秧,插后返青陕、有利于根系的发育。沟清水畅,埂直如线是指引水渠系修整清障,排水沟加深加固。保证灌排通畅,保持条田笔直,夯实加固,防止跑漏。

  4.3封闭灭草

  用除草剂做土壤封闭处理。目前大多数使用除草剂阿罗津60-70ml加吡嘧黄隆15-20克,保持3-5cm的水层5-7天,等水层自然落至花达水时插秧。

5水稻移栽

  做好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确保移栽质量这三项工作。

  5.1移栽时期

  适期早栽是寒地水稻采优质米生产的一项基本措施,不仅保证高产稳产,还可以保证稻米质量。在当地气温稳定13℃,地温达14℃开始移栽,一般在5月中旬进行移栽,黑龙江省移栽以5月15-25日为高产插秧期。

  5.2秧苗移栽

  当天,起苗前施入磷酸二铵100g/㎡作移栽送钾肥,此肥不可早施,过早施用会产生肥害。机械插秧规格为26cmx13cm、30cmx10cm,机械插秧株行距保持整齐一致,确保24万28万穴/h㎡,为水稻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5.3插秧期间

  要在田埂大边上喷一次防治地老虎的农药,以防埂边秧苗受害(通常使用氯氰菊酯)。

6水肥管理

  灌溉的主方法是浅水灌溉,增温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同时根据水稻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等各个时期的生理生态要求,采取晒田、间歇灌溉和深水灌溉相结合的方法,促控和调节好水稻的生长发育。立秋后,田间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浅水增温,晚上深水保温,增强根系活力,加快生育进程,实现安全成熟。在插(抛)秧后5-7天时,先将田中灌2-3厘米深的水层(高处不现泥),结合施除草劑每亩追尿素6-7公斤,用野老等水稻大田除草剂一包均匀地拌入尿素中后撒施,在水稻刚进入孕穗期时(刚开始拔节)每亩用尿素2公斤+氯化钾5公斤(水稻叶色浓绿的不施尿素,只施钾肥),混合均匀后撒施于稻田中,促大穗大粒形成。

7结语

  粮食的产量与质量关系着社会稳定以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寒地水稻因为气候条件以及水热组合具有特殊性,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高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对生产与收获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琢磨与研究,提高水稻秧苗的品质,进而保证水稻的产量,保证粮食安全。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翡翠珠栽培与养护方法(翡翠珠的养护) 下一篇:广东地区花生种植管理技术指南(广东地区花生种植管理技术规程)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