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小麦栽培管理措施)

2017-05-23 11:41 作者:李先生  

  入秋以来,黄淮海等小麦主产区出现多次连阴雨过程,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部分田块出现积水,前茬作物生育期推迟,机具因雨不能进地,无法及时收获腾茬,小麦整地播种困难。据气象预报,10月上中旬黄淮海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2℃。当前,“寒露”已过,正是小麦播种最佳时间和关键时期,但受降雨降温“双降”影响,今年黄淮海等地小麦晚播面积有可能扩大,培育冬前壮苗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在黄淮海等北方冬小麦主产区,一般把播期晚于适宜播期、越冬前达不到壮苗标准的小麦称为晚播小麦,具体指从播种至越冬前积温低于400℃、群体平均单株叶片少于4片、单株分蘖数少于1个的小麦。晚播小麦由于苗小根浅,越冬前植株体内营养积累偏少,抵御寒潮降温能力下降,加之冬前分蘖和次生根偏少,容易造成群体不足。针对今年黄淮海地区气象特点和生产形势,现制定以“四补一促”为重点的小麦晚播应变栽培技术意见。

  (一)科学选种,以种补晚。

  (二)增加播量,以密补晚。独杆栽培是实现晚播麦丰产高产的关键措施。增加播量应既要保证达到品种高产的适宜亩穗数,又要避免群体过大造成倒伏减产。错过适宜播期,一般每迟播1天亩基本苗增加1万左右,但原则上不宜超过适宜亩穗数。

  (三)提高质量,以好补晚。提高整地播种质量是实现晚播麦丰产高产的重要基础。精细整地,足墒下种,确保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晚播麦基本苗多,可通过窄行距或宽幅播种提高群体均匀性。适当浅播,一般播种深度3-4厘米,防止播种过深导致出苗偏晚、苗小苗弱。

  (四)增施肥料,以肥补晚。“麦收胎里富”。适当增施底肥,做到氮、磷、钾平衡施肥,特别是要重视施用磷肥,可以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和分蘖增长,提高分蘖成穗率。在越冬前,对底肥不足、叶片变黄的晚播弱苗,结合浇水或降雨施肥,促弱转壮。

  (五)加强田管,以促为主。促控结合、以促为主,抓好晚播麦田间管理。早春返青期锄麦压麦,保墒增温;尽量不浇水或晚浇水,促进小麦早发快长。起身期肥水管理,促进分蘖成穗。对基本苗和底肥充足的麦田,肥水管理应推迟到拔节或拔节后期,防止旺长,构建合理群体。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雨水谚语雨水有雨庄稼好(雨水有雨庄稼好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篇:红果参是什么水果(红果参亩产量多少)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