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春大棚茄子种植管理技术(春茄子高产栽培技术)

2017-05-20 10:52 作者:李先生  

一、品种选择

  茄子生育较迟缓,喜高温强光,不耐高湿。早春大棚栽培,主要以早熟为目的,应选择早熟、丰产、耐低温弱光、易坐果、生长速度快品质优良的品种。如京茄黑宝、黑宝、京茄1号,布利塔、娜塔丽、快圆等。

  布利塔品种茄子(图片来源:北京农业数字信息资源中心)

  京茄黑宝品种茄子(图片来源网络)

二、培育壮苗

  为使春茬茄子获得高产并提早上市,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中旬开始准备育苗工作。苗龄80~100天。一般采用日光温室育苗。采用穴盘或营养钵直接点播,每穴播1~2粒种子,然后覆盖1厘米左右厚的基质。嫁接苗砧木一般为托鲁巴姆,或者韩国刺茄(CRP)、野生茄2号,比接穗早播25天左右。嫁接方法主要有切接法、插接法、劈接法和贴接法等。

  发芽期温度应保持在白天30℃~35℃,夜间20℃~22℃左右,幼苗期温度白天20℃~25℃,夜间保持在17℃以上。嫁接后前3天不得通风,白天保持在25℃~30℃,夜间16℃~18℃,空气湿度在85%~90%左右,每天10点~16点要遮阴。3天后逐渐降低温度,增加光照时间。10天后可转入正常管理。培育具有8~9片真叶,18~20厘米株高,0.5~0.7厘米茎粗,叶片肥厚深绿的茄子秧苗,为春茬茄子早熟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定植

  3月15日~20日,在棚内土壤解冻15厘米以上时,施足底肥,深翻整地,起垄做畦覆地膜,当10厘米土温稳定通过10℃,棚内最低气温10℃以上时开始定植。单株定植,密度依品种和整枝留果数而定,一般每亩栽苗1800~2000株,浇定植水。白天保持棚内温度达到25℃~30℃,超过32℃时将顶风口微微打开,夜间保持15℃~20℃。一周后缓苗长出新叶,白天将温度降低到25℃~28℃,夜间15℃。定植后前25天棚内夜间扣小棚,并挂二层幕保温。

四、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

  定植后至门茄“瞪眼”前基本不浇水,门茄“瞪眼”后加强浇水,采用膜下暗灌,避免大水漫灌,以免降低地温,引发病害,影响生长。同时,加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果实膨大期追施1次速效肥,盛果期追施1~2次速效肥,每亩每次追施腐熟粪稀750~1500千克。撤棚时,每亩随水施高锰酸钾0.5千克,可有效控制重茬地茄子黄萎病的发生。

  2.植株调整

  茄子种植密度稍大能早熟丰产,但枝叶过密必须整枝调整。一般采用双干整枝,即门茄以下的侧枝打去,留主干与第一次分枝,其上面发生的分枝也都要摘除,形成双干整枝。强健的植株也可再留一枝,每株保留3条枝。这样,可以集中养分,促进早熟,整枝比不整枝的植株早开2~3层花,多结3~5个果实。

  3.保花保果

  早春低温寡照,容易落花落果,为了保花保果,可用30~50毫克/升防落素溶液喷花。

五、病虫害防治

  茄子主要病害有黄萎病、褐纹病和绵疫病。黄萎病可用轮作或嫁接育苗预防。褐纹病和绵疫病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普力克水剂700倍液喷雾防治。

  茄子黄萎病(图片来源:北京农业数字信息资源中心)

  茄子褐纹病(图片来源:北京农业数字信息资源中心)

  茄子绵疫病(图片来源:北京农业数字信息资源中心)

  茄子虫害中的红蜘蛛和茶黄螨,采用1.8%阿维菌素乳油2500倍液和70%克螨特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虱及蚜虫可叶面喷施10%比丹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有机硅助剂防治。另外,应配合物理、生态防治,如可用防虫网隔离或悬挂黄板、蓝板诱杀害虫,既经济又环保。

  茶黄螨为害症状(图片来源:北京农业数字信息资源中心)

六、采收

  适时采收,促进坐果,增加早期产量。一般6月中下旬开始采收,门茄要早收,对茄以上要及时采收。采收茄子宜在早晨,此时茄子最饱满,色泽最鲜艳。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白菜花种植技术及管理(白菜栽植技术) 下一篇:分别说明该地黑木耳露天种植(木耳生料栽培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