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稻曲病的防治措施

2016-05-14 16:08 作者:李先生  

农业种植技术 
  稻曲病发病症状 水稻主要在抽穗扬花期感病,病菌危害穗上部谷粒。发病粒在颖壳的合缝处露出淡黄绿色的小菌核,菌核膨大后包裹全颖壳;呈黑绿色,表面光滑,最后龟裂,散出黑绿色粉末。
  发病条件 (1)在水稻破口、始穗、扬花期多雨寡照,相对湿度过高极有利于稻曲病侵染发病。病菌在气温24—32℃发育良好,最适温度为28℃。低于12℃,高于36℃不能生长。(2)不同水稻品种发病程度有很大差别,一般紧穗型或晚熟品种易发病,而散穗型早熟品种发病轻。(3)不同施肥方法发病不同,在相同施肥量条件下,随着穗肥量的增加,病情加重。另外,偏施氮肥,深水灌溉,田间水层落干过迟发病重。
  防治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种子田。(2)改进栽培措施,做到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防止氮肥迟施、过量,穗肥偏多,水层过深。提倡稀植,少苗壮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搞好秋翻地,把病原菌深埋在土壤中。(3)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48—72小时,进行种子消毒。在水稻抽穗前7—10天,每亩用6%多菌酮粉剂1.5—2千克或用DT杀菌剂150克,对50千克水喷雾,防治效果都很好。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花生焦斑病如何防治 下一篇:有效应对棉铃虫该怎样用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