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9 19:39 作者:李先生
对比新会柑地方新旧标准(标准号DB44/T 601-2009及标准号DB4407/T 69-2021),可以看到,新标准调整了不少地方,接下来我们看看有哪几点值得注意。
▲旧标准
▲新标准
旧标准对新会柑的定义为完全成熟的果实,即只有新会柑中的大红柑才算新会柑。
新标准对新会柑的定义则把柑胎、青柑、二红柑、大红柑都纳入了新会柑的范围。且对每一种形态的新会柑都作出了采收时间的要求。
▲旧标准
▲新标准
新标准明确了圈枝这一繁殖技术。新会柑既可以用圈枝技术也可以用嫁接技繁育苗木术。
把秋植(白露至寒露)改为冬植(小寒至立春)。即下半年的栽植时间由原来的9-10月改为次年1-2月。
▲旧标准
▲新标准
旧标准只对大红柑有感官要求,新标准则对柑胎、青柑、二红柑、大红柑都有较为详细的感官要求。
如此,对新会陈皮不同采收时间的制品原料也有更丰富详细的描述可供参考。
▲旧标准
▲新标准
对比旧标准,新标准对新会柑的污染物、农残和安全卫生作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新会陈皮的原料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新标准对新会柑增加了产品追溯的要求,溯源内容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存档备查。
大大加强了对新会柑鲜果(新会陈皮原料)的监控。
新会陈皮原创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我是陈皮人家,相信老陈皮会讲故事。
专注新会陈皮文化传播,欢迎关注。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