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9 12:50 作者:李先生
一、技术概述
红肉火龙果是当前广泛栽培的火龙果新品种,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我单位系统地对红肉火龙果的种苗繁育、架式 、配方施肥、枝条修剪、疏花疏果、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解决了红肉火龙果抗台风的架式、花果管理、提高品质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总结出高效栽培技术,并在火龙果产区推广应用。
二、增产增效情况
该技术主要解决了红肉火龙果人工授粉、架式、主要病虫害防控等技术问题。在海南的乐东县、临高县、海口市示范园示范结果调查表明:采用该技术,商品率由 60%以下提高到 80%以上,亩产量由 2000~2500 公斤提高到 3000 公斤以上。年推广面积 3 万亩以上,产值近 7.5 亿元,利润 3 亿元,经济效益显著,使火龙果产业得到健康持续地发展。
三、技术要点
1. 种植规格 : 采用柱式或篱壁式栽培 , 柱间距2.0m×2.5m,133 个柱/亩,4 株/柱或株距 0.5m,每亩种植530~660 株。
2.施肥:基肥,每亩施用农家肥 1300 公斤+钙镁磷肥100 公斤+复合肥 50 公斤;生长期施肥,每年 3 月、7 月 、11 月个施肥一次,每株穴施腐熟农家肥 5.0~7.5 公斤+花生饼肥 0.5 公斤+复合肥 0.25 公斤。每批幼果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核苷酸或氨基酸等叶面肥 500 倍液。
3.疏枝:及时疏剪过密、病虫危害、弱小的枝条,每株选留 3~4 条生长健壮和分布均匀的枝条作为一级分枝,每个一级分枝再保留 3~4 个芽条,让其下垂生长,每柱保留50~60 条结果与营养枝。
4.疏花果:根据结果枝的发育状况,每个结果枝保留 1~2 个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花蕾和幼果。
5.注意及时防治茎腐病、疮痂病、炭疽病、堆蜡粉蚧 、白蚁和蜗牛等病虫害。
6.贮藏与保鲜:贮存适宜温度为 8℃~10℃,相对湿度为 80%~95%。运输前应进行预冷,注意防冻、防雨、防晒及通风散热。
四、适宜区域
海南省火龙果种植区域及广西、贵州等火龙果产区。
五、注意事项
红肉火龙果品种对疮痂病、堆蜡粉蚧、白蚁和蜗牛的抗性属中上水平,注意及时防治。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