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9 03:24 作者:李先生
薯尖与苦瓜均是较受欢迎的蔬菜。薯尖是红薯茎的一部分,不同于普通红薯的茎尖,普通红薯的茎尖虽然可以食用,但口感有些苦涩。薯尖食用部分是其茎尖生长点以下的嫩茎叶,在香港等地区被称为“蔬菜皇后”,其口感清香、质地鲜嫩营养丰富。叶用薯尖专用品种‘鄂菜薯1号’近几年在武汉、黄石等地区发展较快,在工厂化育苗、设施栽培、周年生产技术等方面都有研究报道[1-5]。苦瓜具有助消化、清热解毒、利尿等功效,是一种药食两用蔬菜。在长江中游地区薯尖与苦瓜生育期相近,利用薯尖植株较矮的特性和苦瓜爬蔓分枝能力强的特性,不同高度作物空间的互补,能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利用率,该技术模式667 m2薯尖平均产量3 000 kg左右,苦瓜平均产量2 500 kg左右,产值8 000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大棚搭建
为易于田间操作,采用东西8 m宽大棚栽培,长45 m,开5厢,厢面宽1.4 m,两侧边厢种植苦瓜,向大棚中部引瓜蔓,中间3厢栽培薯尖。大棚中间1厢每隔5 m立2 m高的粗壮竹竿,作为苦瓜枝蔓支撑竹竿,然后在支撑竹竿上方及两侧南北纵向拉3根钢丝,东西横向每间隔2.4 m拉1根钢丝形成钢丝骨架体系,承重爬藤网及苦瓜枝蔓,避免尼龙爬藤网塌陷破裂,最后在钢丝上搭建铺放25目爬藤网。厢面土壤要松软、干湿适度。夏季高温时,在棚外加盖遮阳网,避免棚内苦瓜侧蔓叶片受高温影响出现热灼损伤,利于苦瓜的生长,也便于薯尖采摘。基肥以有机肥为主,667 m2施腐熟肥料4 000 kg,配施硫酸钾肥20 kg。
薯尖栽培技术
扦插
选择叶用薯尖专用品种‘鄂菜薯1号’,3月上中旬棚内扦插,4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栽培上要合理密植,每厢栽植4行,株距25 cm。选用茎蔓精壮,无病害的植株,剪取4节,斜插,入土2~3节,并将插入土内叶柄剪掉。
田间管理
采用小水勤浇措施,薯尖抗涝能力较强[6],保持土壤湿度在80%~90%。薯尖生长的适宜温度在18~30 ℃,35 ℃以上高温生长缓慢易老化,光照过强也易老化,需要通风及遮阳处理。追肥以尿素、钾肥为主。薯尖生长前期植株小,对肥需求较少。在采摘和修剪后须追肥。追肥时667 m2浇施尿素10~15 kg。若直接撒施,注意在追施氮肥后要浇水,否则易产生肥害。
及时剪修,适时采摘
薯尖成活后,长出4~5片真叶时摘心,促发分枝,封行后开始采摘上市,一般采摘4叶1心的鲜嫩薯尖。薯尖生长周期比较长,8~10 d可以采摘1次,早上采摘时间最佳。为保证薯尖田间生产通风,提高产量和品质,须进行修剪。首次修剪时间可在第3次采摘完后进行。保留株高8~10 cm,并结合进行中耕除草施肥,修剪后采摘时间一般间隔15 d,以后每采摘1次修剪1次。每次茎尖采摘后应加强田间管理工作,采摘当天不宜马上浇水施肥,以利于植株伤口愈合及防止病菌从伤口侵染植株。
病虫害防治
薯尖很少发生病害,虫害方面容易遭受斜纹夜蛾、菜青虫等食叶性害虫危害。为确保食用安全,可采用黄板诱杀,或25%的溴氰菊酯3 0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