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产品质量标准总体偏弱 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普遍低于美、日、欧等我主要出口市场。自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频繁遭到日韩东盟、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给广大农产品出口企业和农民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出口国家设置贸易壁垒,由于国内标准跟不上,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2、农产品流通环节短板效应凸显 我国每年在流通过程中的果蔬产品腐烂达8000万吨,农产品腐损程度达25%~30%,经济损失占整个行业产值的30%,这不仅提高了成本,挤压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利润空间,而且,由于农产品流通缺乏标准、设施装备不足,导致生鲜农产品在运输中质量受损,进一步削弱了农产品的竞争力。 3、出口农产品的加工增值较弱 我国的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导致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现代化和标准化程度很低。我国农产品出口主要为初级产品,附加值不高,这既不利于农产品出口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又限制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发挥。 4、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偏弱 我国农产品具有成本和区位优势,如新疆香梨、陕西苹果、山东大蒜,赣南脐橙等,这些在国内名气很大的产品,由于只注重出口数量,没有打出自己的品牌和商标,导致出口企业盈利有限。由于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上缺乏知名品牌,使得一些优质的产品无法在交易中获得最优的价格。 ![]()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耕种帮种植网|茶叶知识|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3-9-25 12:19 , Processed in 0.85716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