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7-05-13 23:24 作者:李先生
近期,降雨后持续高温晴朗天气有利于害虫发生,甜菜夜蛾处第4、5代发生盛期,如不及时防治可对当茬苜蓿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发生特点。甜菜夜蛾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在网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形成透明“小天窗”。3龄后分散危害,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将叶片食成网状,仅留叶脉和叶柄。华北地区1年发生4~5代。以蛹在土室内越冬。属间歇性发生害虫,喜高温干旱。其中以3、4、5代为主害代,特别是7~8月发生的第3、4代为害最重。
防治措施。1、物理防治。甜菜夜蛾成虫羽化期,利用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诱杀成虫。1台/30~50亩,置于距地面1.5米高度。
2、生物防治。在甜菜夜蛾幼虫低龄阶段选用苏云金杆菌进行防治。
3、化学防治。甜菜夜蛾幼虫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施药应在傍晚或清晨为宜,喷雾要均匀周到,使植株全面着药,并严格控制施用量和安全间隔期。推荐药剂有: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10%虫螨腈悬浮剂、5%甲维盐乳油、15%茚虫威悬浮剂等药剂。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