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黍蚜

2017-05-12 23:23 作者:李先生  

  

黍蚜的学名

Phopalosiphum padi (Linnaeus)同翅目,蚜科。别名粟缢管蚜、小米蚜、麦缢管蚜、禾谷缢管蚜。分布各地。

黍蚜的寄主

寄主 桃、李、榆叶梅;第二寄主 小麦、大麦、水稻、高粱、玉米及禾本科杂草。

黍蚜的为害特点

以成、若虫吸食叶片、茎秆和嫩穗的汁液,不仅影响植株正常生长,还会传播病毒病。

黍蚜的形态特征

无翅孤雌蚜 体长1.9mm,宽卵形。活体黑绿色,嵌有黄绿色纹,被有薄粉。腹管基部四周具锈色纹。触角6节,黑色,长超过体之半。中胸腹岔无柄。中额瘤隆起。喙粗壮较中足基节长,长是宽的2倍。腹管长椭圆形。尾片长圆锥形,具4根毛。有翅孤雌蚜体长2.1mm,长卵形,活体头、胸黑色,腹部深绿色,具黑色斑纹。第7、8节腹背具中横带。腹管黑色。触角第3节具圆形次生感觉圈19—28个,第4节2—7个。

黍蚜的生活习性

年生10一20代。北方寒冷地区禾谷缢管蚜产卵于稠李、桃、李、榆叶梅等李属植物上越冬,翌春繁殖后迁飞到禾本科植物上。属异寄主全周期型。在温暖麦区则可以无翅孤雌成蚜和若蚜在冬麦田或禾本科杂草上越冬。营不全周期生活,冬季天暖仍在麦苗上活动。夏秋季主要在玉米上为害。麦收后转移到黍子和自生麦苗上,北方秋后迁往草丛中越冬,在冬麦区或冬麦、春麦混种区,秋末小麦出土后,迁回麦田繁殖。禾谷缢管蚜在30℃左右发育快,喜高湿,不耐干旱。天敌同麦长管蚜。

黍蚜的防治方法

参见麦长管蚜。该蚜发生重的地区,要在苗期或拔节期注意防治虫源基地的蚜虫,穗期防治要在小麦扬花灌浆初期百株蚜量达到防治指标,益害比小于1:120,近日无大风大雨时及时进行防治。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山楂叶螨 下一篇:枣疯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