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草莓黄萎病

2017-05-12 12:55 作者:李先生  

  

草莓黄萎病分布为害

草莓黄萎病是草莓生产中的常见病害之一,在草莓产地普遍发生,除为害草莓外,还为害茄子、番茄、甜瓜、黄瓜和棉花等作物。

草莓黄萎病症状

草莓黄萎病开始发病时首先侵染外围叶片、叶柄,叶片上产生黑褐色小型病斑,叶片失去光泽,从叶缘和叶脉间开始变成黄褐色萎蔫,干燥时枯死。新叶感病表现出无生气、变灰绿或淡褐色下垂,继而从下部叶片开始变成青枯状萎蔫直至整株枯死被害株叶柄、果柄和根茎横切面可见维管束的部分或全部变褐。根在发病初期无异常,病株死亡后地上部分变黑褐色F·B。当病株下部叶片变黄褐色时,根便变成黑褐色而F·B,有时在植株的一侧发病,而另一侧无病,呈现所谓“半身枯萎”症状,病株基本不结果或果实不膨大。

草莓黄萎病病原

病原为大丽轮枝孢 Verticillium, dahliae. ,属半知菌亚门。

草莓黄萎病发病规律

病原菌在寄主病残体内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或拟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一般可存活6-8年,带菌土壤是病害侵染的主要来源。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借助带病母株、土壤、水源及农具等进行传播,从植株根部伤ri或直接从幼根的表皮和根毛侵人,在植株维管束内繁殖,不断扩散到植株叶及根系,引起植株系统性发病,干枯死亡。病菌喜温暖潮湿环境,发病适宜气候条件为25℃-28℃,相对湿度60%-85%.草莓黄萎病的发病盛期在育苗中后期、假植期和定植初期。此病为害性大,是顽固性土传病害。 土壤通透性差,过干过湿、多年连作、氮肥过多或有线虫为害的地块易导致黄萎病的严重发生。

草莓黄萎病防治措施

(1)实行草莓与水稻轮作,避免连作重茬;病残体,及时烧毁。

(2)夏季进行太阳能土壤;栽种无病健壮秧苗,无病母株匐茎的先端着地以前就切取,插人无病土壤中,使其生根,作为母株育苗。

(3)草莓移栽时可用20%苯来特1000-1500倍液,或40%氟硅挫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300-4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300倍液浸根或栽后灌根。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草莓枯萎病 下一篇:草莓青枯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