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草莓黏菌病

2017-05-12 12:53 作者:李先生  

  

草莓黏菌病分布为害

草莓黏菌病在我国分布较普遍。黏菌通常为一类自由生活的原始生物,在植物表面附生而非寄生,其对植物的为害主要是遮避阳光影响光合作用,并黏附在寄主表面影响呼吸作用和其他生命活动,严重时造成寄主生长衰弱甚至死亡。除为害草莓外还可为害多种低矮植物和果树苗木。

草莓黏菌病症状

黏菌爬到活体草莓上生长并形成子实体,造成萎蔫,生产上近地面的嫩叶、嫩心受害重,不仅影响草莓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受害叶不能正常伸展、生长和发育;黏菌在寄主上一直黏附到草毒生长结束,造成大幅度减产。该菌虽然不是寄生性的。但对草莓抑制作用十分明显。

草莓黏菌病病原

病原为白柄菌Diderma liemisphaericum  (Bull.) Hornem、半圆双皮菌Diachea leucopodia  (Bull.)Rost.,均属原生动物果黏菌。

草莓黏菌病发病规律

黏菌分布十分广泛,凡有植物生长或有植物残体存在,只要温、湿度条件合适,就会有黏 菌生存。栽植过密,田间潮湿,杂草多有利该病发生和蔓延。

草莓黏菌病防治措施

(1)选择地势高燥、平坦地块及砂性土壤栽植草莓。

(2)雨后及时开沟排渍,防止湿气滞留;及时田间杂草,栽植密度适宜,不可过密。

(3)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悬浮剂600倍液,或45%菌灵悬浮剂1000-1500倍液。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西瓜性软腐病 下一篇:西瓜白粉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