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马铃薯干腐病

2017-05-12 12:47 作者:李先生  

  

马铃薯干腐病分布为害

马铃薯干腐病是马铃薯贮藏期的重要病害,发生普遍。损失10%-20%.严重时达30%以上。

马铃薯干腐病症状

干腐病主要为害块茎,病薯外表出现稍凹陷斑块,黑褐色,切开病薯,腐烂组织呈黑色,黑褐色,淡褐色或黄褐色,病情进一步发展,病薯形成空洞。病斑多发生在块茎脐部,初期在块茎病部表面呈暗色的凹痕,逐渐发展使薯皮变成典型的皱缩或形成不规则的同轴褶叠。发病重的块茎病部边缘呈浅灰色或粉红色多泡状突起,剥去表皮,病组织呈淡褐色至黑色粒状并有暗红色斑。髓部有空腔,干燥时白色菌丝充满空腔,湿度大时,发病部位呈肉红色糊状物,无特殊气味,湿度低时,内部患病组织呈褐色并变干,至干硬而皱缩。

马铃薯干腐病病原

病原为深蓝镰抱菌Fusarium coeruleum (Lib.) Sacc.和腐皮镰袍霉Fus arium s olani(Mart.) App.etWollenw.,均属半知菌亚门。

马铃薯干腐病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存在于病残组织、土壤中。主要通过收挖、运输期间所造成的伤口、擦伤表皮的块茎侵染,也可通过其他病害所造成的伤口侵人,还可通过块茎皮孔、芽眼等自然伤口侵人。被侵染的种薯腐烂,污染土壤,污染的土壤又会附在收获的块茎表面。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5℃时生长缓慢。贮藏后前2个月发病较轻,2个月后随着贮藏时间延续,该病为害逐渐加重。窑藏马铃薯较窖藏马铃薯发病重,当窖温较高、湿度较大时,大量贮藏的薯块发病较重。翻窖、倒窖次数多,易造成新的机械损伤,对该病菌的侵人提供了有利条件,发病重。此病与生长期的降雨量没有明显关系。

马铃薯干腐病防治措施

(1)新薯人窖贮藏前耍将窖内杂物清扫干净:并用点燃的硫磺粉熏蒸。

(2)人窖时严格剔除病、伤和虫咬的块茎,并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预贮堆放3天左右,使块茎表面水分蒸发,使伤口愈合,形成木栓层、防止病菌的侵人。

(3)在贮藏前用15%百腐烟剂,或45%消菌清烟剂熏蒸。使用烟雾剂处理,可使病薯病害部位表层干枯,可有效防止病菌向邻近块茎侵染。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马铃薯环腐病 下一篇:马铃薯银腐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