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马铃薯癌肿病

2017-05-12 12:45 作者:李先生  

  

马铃薯癌肿病分布为害

  马铃薯癌肿病为害极大,主要分布云南、四川的局部地区。

马铃薯癌肿病症状

  马铃薯癌肿病主要为害地下部。被害块茎或匍匐茎山于病菌刺激寄主细胞不断分裂,形成大大小小花菜头状的瘤,表皮常龟裂。癌肿组织前期呈黄白色,后期变黑褐色,松软,易腐烂并产生恶臭。病薯在窖藏期仍能继续扩展为害,甚至造成烂窖,病薯变黑,发生恶臭。地上部染病时,田间病株初期与健株无明显区别,后期病株较健株高,叶色浓绿,分枝多。重病田块部分病株的花、茎、叶均可被害而产生癌肿病变。

马铃薯癌肿病病原

  病原为内生集壶菌或马铃薯癌肿菌Synchytriume n.dob itoic u.m. (Schul bersky)Percival.,属鞭毛菌亚门。

马铃薯癌肿病发病规律

  病原在土中以球形或洋梨形的单鞭毛游动孢子,用细胞溶解作用穿过马铃薯表皮细胞,并刺激细胞增生为异常肥大的肿瘤,肿瘤破碎后,大量的分生孢子囊又散布到土壤中,成为主要的侵染源。借种薯调运作远距离传播,土壤、病残体、牲畜粪便、农具等也可传病。一般多雾、日照短、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特别是土壤湿度达饱和状态,温度在12-24℃的山坡、深谷地区发病均重。

马铃薯癌肿病防治措施

  (1)严格检疫,划定疫区和保护区。严禁疫区种薯向外调运,病田的土壤及其生长的植物也要严禁外移。

  (2)可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3)重病地不宜种马铃薯,一般病地也应根据实际情况改种非茄科作物。

  (4)加强栽培管理,做到勤中耕施用净粪,增施磷钾肥,及时挖除病株集中烧毁。

  (5)70%植株出苗至齐苗期,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浇灌;苗期、蕾期喷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或25%嘧菌醋悬浮剂1000倍液,每次亩喷药液50-60L,有一定防治效果。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马铃薯黑痣病 下一篇:马铃薯粉痂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