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皑粉蚧

2017-05-12 12:01 作者:李先生  

  

皑粉蚧的学名

Crisicoccus moricola Tang,1989.属同翅目,粉蚧科。分布在包头。

皑粉蚧的寄主

桑。

皑粉蚧的为害特点

被害后的桑树叶片卷曲,皱缩不平,果实萎缩掉落,严重时整株树势衰弱,极易遭受病虫害侵染。

皑粉蚧的形态特征

雌虫体椭圆形,长1.68mm,宽约1.25mm。触角8节,长约0.29mm。3对足发达,后足基节有亮孔,无爪齿。前、后背孔明显。腹脐一个位于3—4腹节腹板间。肛环发达,6根环毛。体背板和腹板上有分布均匀的三格腺,管腺分大、小两型,大的分布在背板和腹板边缘,小的分布在全体背、腹板上。6对刺孔群限于腹部存在。本种背、腹面均布满腺管。尾瓣腹面有硬化棒。卵长椭圆形,长0.3mm,宽0.1mm。初产时淡黄色,孵化时为淡褐色。若虫初孵若虫体长椭圆形,淡褐色,长0.5mm,宽0.2mm。性活跃,被有少量白粉,触角8节。二龄若虫体红褐色,长lmm,宽0.6mm;开始固定取食,被有大量白粉。取食后又开始爬行。

皑粉蚧的生活习性

在包头地区1年发生2代,以卵和二龄若虫在卵囊中越冬。每年4月下旬若虫开始活动并爬向小枝条上取食;6月上旬为成虫期,产卵期为3—5天,6月底卵孵化,7月初二龄若虫转移到叶上固定取食,8月中旬成虫产卵、孵化后再转移到叶上取食,直至9月下旬二龄若虫转移到小枝杈处的卵囊内越冬。该粉蚧的卵产于粉状的白色卵囊内,每雌产卵100—150粒。卵孵化一般经过6天左右,初孵若虫较活跃,爬往小枝条上或叶片背面取食,初孵若虫2—3天后出现白色粉状物。该炒有取食嫩叶的习性,若虫不取食老叶。雌成虫产卵后即死亡。若虫期一般为50—60天,成虫期为10一12天。

皑粉蚧的防治方法

参见桑盾蚧。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亚麻、胡麻假黑斑病 下一篇:亚麻、胡麻枯萎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