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豌豆霜霉病

2017-05-12 11:24 作者:李先生  

  

豌豆霜霉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面出现褪色斑。菌丛孢子层生于叶背或叶面,以叶背面居多,白色至淡紫色。嫩梢上叶片受害较重。叶背面的淡紫色霉层布满全叶,致叶片枯黄而死。

豌豆霜霉病病原

Peronospora pisi H. Sydow in Gaumann和P.viciae de Bary称豌豆霜霉和蚕豆霜霉,均属鞭毛菌亚门。孢囊梗3-4根丛生,高e37-760um,主轴粗4-12um,叉状分枝4-9次,顶枝直或微弯,大小4-21×1.4-2.5(μm)。孢子囊椭圆形,浅黄褐色,大小15-29×13-24(FAm)。卵孢子黄褐色,表面具齿状凸起,齿间网状,球形,大小25.2-42um.英国文献认定两菌为同物异名。

豌豆霜霉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游动孢子,从子叶下的胚茎侵入,菌丝随生长点向上蔓延,进入芽或真叶,形成系统侵染后产生大量孢子囊及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经多次再侵染形成该病流行。一般雨季气温20-24℃发病重。

豌豆霜霉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从无病地留种。

(2)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

(3)田园,病残体集中烧毁,及时耕翻土地。

(4)按配方施肥,合理密植。

(5)药剂防治 用35%甲霜灵拌种剂以种子量的0.3%进行拌种;发病初期开始喷洒1:1:200倍式波尔多液或90%三乙磷酸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克露或72%霜脲锰锌(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对上述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隔ko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豌豆枯萎病 下一篇:豌豆褐斑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