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黄麻枯腐病

2017-05-12 11:15 作者:李先生  

  

黄麻枯腐病症状

又名茎立枯病、茎点枯病、干枯病、茎腐病等。是黄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染病 子叶呈黄褐色枯死,其上生出许多黑色小粒点。幼茎染病引致猝倒或苗高10-25cm时,下部叶片生不规则黄色病斑,后扩展成条状溃疡,造成苗枯。茎部染病 初生褐色梭形斑,可扩展环绕全茎,病部表现密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根部染病 主根、侧根呈黑褐色腐烂,地上部萎蔫,从下向上逐渐变褐,终致全株干枯。木质部、韧皮纤维间形成很多细砂状黑色小菌核。病部皮层易剥开露出丝状纤维。

黄麻枯腐病病原

Macrophomina phaseolina (Tassi) Goid. 异名M.phaseoli (Maubl.) Ashby称菜豆壳球孢,属半知菌亚门。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直径100-200μm,初埋生在寄主表皮下,后突破表皮孔口外露。分生孢子长椭圆形至卵形,单胞无色,大小16-29×6-11(μm)。菌核黑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直径50-150μm.该菌生长适温30-35℃,55℃经10分钟致死。相对湿度以96%-适。菌丝生长适pH6.8,pH5.8-7.5利于孢子萌发。

黄麻枯腐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和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该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气温30℃遇有多雨或高湿条件易流行。圆果种易发病;地势低洼,湿度大或常遭水淹的麻田发病重。

黄麻枯腐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如印度的JRc-918、JRC-1108.

(2)加强麻田管理,进行合理轮作,与禾本科作物或豆类进行轮作;低洼地要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干旱季节或地块须适时灌溉。

(3)生物防治 近年发现有些放线菌对该菌有拮抗作用,生产上可施用油饼制成的菌肥。此外木素木霉能在该菌菌丝上寄生,当土壤中木素木霉占优势时,该病菌就难立足,生产上可试用。

(4)药剂防治 参见黄麻炭疽病。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黄麻根结线虫病 下一篇:黄麻褐斑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