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苎麻角斑病

2017-05-12 11:13 作者:李先生  

  

苎麻角斑病症状

双称叶斑病,分布在各苎麻产区。多从下部叶片向上扩展,初为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小斑,扩展过程中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形病斑,大小2-3mm,褐色至暗褐色,大流行时扩展融合成大斑,大片组织褐变,造成叶片干枯脱落。

苎麻角斑病病原

Cercospora boehmeriae Peck.称苎麻麻尾孢,属半知菌亚门。异名C.krugliana Chipp et Muller; C.fukuii Yam.子座小,分生孢子梗1-10根丛生,褐色,具隔膜数个。分生孢子鞭状至倒棍棒状,无色,有隔膜2-4个,大小20-125×2-5(μm)。菌丝发育适温25℃,适宜pH4.3,潜育期10-11天。

苎麻角斑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菌丝在病叶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在苎麻生长期间,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多雨利于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苎麻角斑病防治方法

(1)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栽植苎麻,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施磷钾肥

(2)及时田间的病残组织,减少越冬菌源。

(3)发病重的地区于发病初期喷洒 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隔10-15天1次,连续防治2次,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75-80L。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褐边绿刺蛾 下一篇:桑天牛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