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苜蓿夜蛾

2017-05-12 10:56 作者:李先生  

  

苜蓿夜蛾的学名

Heliothis viriplaca Hufnage1鳞翅目,夜蛾科。别名大豆叶夜峨。异名 Heliothis dipsacea Linnaeus,Ch10ridea dipsacea L., Phalaer dipsacea L.。国内分布偏北,长江为其南限,东、西、北均靠近国境线,四川、西藏均有发生。

苜蓿夜蛾的寄主

亚麻、番茄、马铃薯、豌豆、大豆、苜蓿、甜菜、甘薯、玉米、花生、棉、麻等。

苜蓿夜蛾的为害特点

幼虫食叶、花蕾、果实及蒴果。

苜蓿夜蛾的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4—16mm,翅展25—38mm,灰褐色。前翅内横线褐色隐约不清;环纹由中央1个棕色点和外围3个棕色点组成;肾形斑大,棕黑色;中央有1个新月形纹及1个圆点,外围有几个黑点;中横线为一上窄下宽的暗褐色带;外横线与亚缘线间为一褐色带,外侧锯齿形,翅脉间为黑点,缘线在翅脉间也呈一列黑点。后翅横脉纹宽大成黑斑块;翅外缘呈宽黑带,在缘角处夹有两个连接的淡褐斑。卵扁圆形,0.45×0.55(mm),底部较平。初产白色,后转黄绿。卵壳表面有多条纵脊,长短不一。老熟幼虫体长31—27mm。头淡黄褐色,着生许多黑褐色小斑,数斑成组。体色多变,通常黄绿色,具黑色纵纹,腹面黄色,胸足和腹足黄绿色。蛹长13—20mm,宽4—5mm,淡褐色,末端有2刚毛位于两个突起上。

苜蓿夜蛾的生活习性

我国北方地区,年发生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每年6月代成虫羽化产卵,卵期约7天。6月中旬一7月中旬为害亚麻等。幼龄幼虫有吐丝卷叶习性,在内取食,长大后则不再卷叶,蚕食大量叶片。代幼虫7月间入土筑土茧化蛹,成虫于8月羽化产卵,第二代幼虫除食叶外,并大量蛀食豆荚等果实,为害严重,9月间幼虫老熟入土筑土茧化蛹越冬。成虫需吸食花蜜补充营养,并有趋光性。幼龄幼虫受惊有向后逃逸习性,大龄幼虫遇惊扰即弹跳落地。

苜蓿夜蛾的防治方法

(1)利用黑光灯或糖醋盆诱杀成虫。

(2)幼虫发生期,掌握在3龄前喷撤5%甲萘威粉剂或2.5%辛硫磷粉剂、2%杀螟松粉剂每667m21.5—2.5kg。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花生黄化病 下一篇:赤须盲蝽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