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油菜黑胫病

2017-05-12 07:09 作者:李先生  

  

油菜黑胫病油菜各生育期均可感病。主要特征是病部为灰白色枯斑,斑内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

油菜黑胫病症状:

油菜各生育期均可感病。主要特征是病部为灰白色枯斑,斑内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

(1)幼苗。幼苗子叶、幼茎被害后,初现不规则形淡褐色斑,后呈灰白色,稍凹陷,直径约2-3mm。幼茎病斑向下蔓延至茎基及根系,引起须根腐朽,根颈折断而死。

(2)叶片。叶部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中部灰白色,上生黑色小点。

(3)根、茎。根、茎染病,病斑初呈灰白色,逐渐枯朽,上生黑色小点,易折断造成全株死亡。

(4)果荚。果荚上病斑多从角尖开始,与茎上病斑相似。

(5)种子。种子感病后变白皱缩,失去光泽。

油菜黑胫病病因:

病原为茎点霉Phomalingam(Fr.)Desm,属子囊菌亚门。

(1)形态。菌丝初生菌丝无色,有分隔,老熟深棕色。分生孢子器球形,深黑褐色,分生孢子长圆形,无色透明,内有2个油球。子囊腔球形,黑色,有孔口,子囊棍棒形,双层壁,内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长椭圆形,黄褐色,具5个隔膜。

(2)特性。菌丝生长适温为25℃,孢子器形成以20℃适。国外已发现有致病性强弱不同的多个生理小种存在。

油菜黑胫病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

(1)越夏和越冬。病菌以子囊壳和菌丝在病残株中越夏和越冬。

(2)侵入。子囊壳在残株中可存活5年以上。在10-20℃气温和高湿条件下,可逐年放出子囊孢子,通过气流广泛传播侵染。植株感病后,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器放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作短距离传播,从叶片上气孔、水孔和茎、根伤口侵入,进行再浸染。潜伏在种子皮内的菌丝可随种子萌发直接蔓延、浸染子叶和幼茎。

油菜黑胫病发生规律:

(1)品种因素。不同油菜类型和品种间抗性有明显差异,芥菜型油菜较白菜型和甘蓝型油菜抗病。

(2)气候因素。高温、高湿能促进病害迅速发展。

(3)栽培因素。施用未腐熟的病残株堆肥、连作和使用病种,病害重。

油菜黑胫病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2年。油菜收获后,将病残株集中烧毁或深翻土地进行深埋,以减少子囊壳初侵染源。

(2)苗床。播种前每平方米苗床用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或50%敌克松8克,加20倍细土混匀撒施,进行苗床。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油菜黑胫病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油菜黑胫病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微信公众号(耕种帮)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油菜枯萎病 下一篇:油菜小菜蛾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