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豌豆细菌性茎腐病

2017-05-12 04:38 作者:李先生  

   病斑首先出现在连接托叶和茎的部位,呈水渍状不规则形,然后向上下托叶之间扩散。幼茎染病则软化,严重时枯死。成熟茎,沿托叶基部上下方,出现水渍状长形病斑,不久整个节间褐变。

    豌豆细菌性茎腐病病原

  病菌附在茎叶或种皮上越冬。借助风雨初传染幼苗,在病斑组织内增殖后,再次借助风雨,向上部茎叶伤口处再侵染。

    豌豆细菌性茎腐病防治方法

  夏播型抑制栽培豌豆,在播种后多雨时,其幼苗易染病。台风过后或秋雨连绵的年份发病较多。稻田秋作后连作秋播豌豆时,湿度大,发病增多。有时出现缺株现象。春季霜冻后或潜叶蝇食痕处及多肥软弱和过于繁茂均可发病。 种子应经过温开水消毒,播种后减少灌水,架设防风屏障和减少加施用量,均可达到防治病毒发生的目的。
    以上就是耕种帮整理的豌豆细菌性茎腐病的防治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关注微信公众号(耕种帮)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豌豆细菌性疫病 下一篇:豌豆褐纹病(小球壳)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