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甜菜丛根病

2017-05-12 01:52 作者:李先生  

  

甜菜丛根病症状

  甜菜丛根病是世界范围分布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我国内蒙、新疆于1978、1981年先后发现,减产22%-44%.该病基本症状为根毛坏死,次生侧根、根毛异常增生或陆续坏死,大量次生侧根和根毛成团集结,块根、侧根剖面维管束有黄褐色条纹,且地上部症状多变。生产上可进一步分为坏死黄脉型、黄化型和黄色焦枯型及黑色焦枯型4种类型。坏死黄脉型 在叶片上沿叶脉呈鲜黄色至橙黄色,后沿叶脉形成褐色坏死,根部具典型的丛根症状。黄化型 叶片变淡黄至黄绿色,严重时变成近白色,类似缺肥黄化,叶片变薄,叶片直立或狭长,根部有丛根症状。黄色焦枯型 叶片主脉间出现大面积褐色坏死,叶片下垂,中午烈日下暂时萎蔫,早上可恢复,根部具严重的丛根症状。黑色焦枯型 叶片叶脉间出现黑褐色焦枯,初期表现为零散的黑褐色大小不等的不规则枯斑,叶片通常直立向上,向内卷曲,根部根毛大量坏死,但丛根症状不很明显。

甜菜丛根病病原

  Beet necrotic yel10w vein virus简写BNYVV,称甘菜黄脉坏死病毒,属病毒。该病毒是引致甜菜丛根病坏死黄脉型、黄化型和黄色焦枯型的病原。病毒粒体杆状,直径18m,其长度有90、110、260、400mm4种。甜菜丛根病黑色焦枯型则由TBRV称番茄黑环病毒的一个株系侵染引起。病毒粒体球状,直径30nm.由长针线虫传播。

甜菜丛根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坏死黄脉型、黄化型和黄色焦枯型甜菜丛根病是由Polymyxa betae Keskin称甜菜多粘菌传播的。在显微镜或电镜下已观察到寄主体外甜菜多粘菌游动孢子内有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存在。甜菜多粘菌侵入到根部以后,在寄主细胞里先形成原始型原生质,然后形成单核变形体,细胞核经多次分裂后再形成多核原质体,原质体外具1层膜,成熟后形成游动孢子囊,其中每个细胞核形成1个游动孢子囊,其中每个细胞核形成1个游动孢子,成熟后通过溢出管释放至体外,完成上述过程需10天左右。释放出的流动 动孢子又可进行重复侵染。其侵染过程是当甜菜多粘菌游动孢子释放到水中后即开始游动,为球形或洋梨形,具2根不等长鞭毛,经一段时间游动后,先以长鞭毛与甜菜幼根表面接触,进而完全附着在根表面,鞭毛消失形成胞囊,在根表面静止数分钟至半小时后侵入寄主,游动孢子也可不经运动直接侵入,侵入后1~3天甜菜根细胞中即现小球形原始型原生质。至于黑色焦枯型病株,是由番茄黑环病毒侵染甜菜的一个株系引起的,病毒主要集中在根部为害。发生数量多于BNYVV病株,我国内蒙古、东北及新疆甜菜产区主要是黑色焦枯型丛根病。是由长针线虫传播的一种土传病害。

甜菜丛根病防治方法

  (1)选用培育抗病品种 目前可推广我国内蒙古选育的耐病品种内C9203和德国的5007、5075等抗病品种及我国培育的工农301、双斗305等耐病品种。

  (2)由 BNYVV病毒引发的坏死黄脉型、黄化型和黄色焦枯型甜菜丛根病,甜菜多粘菌侵入甜菜根部前有一段时间游动孢子暴露在寄主体外,受外界条件影响很大,是防治该病的有利时机,提倡在纸筒育苗时用未经感染的pH6的土壤育苗。

  (3)及时农田杂草,尤其是藜科杂草。

  (4)轻病区实行4年以上的轮作,重病区坚持轮作10年以上。避免重茬。避开病地采种。适期早播,增施磷肥

  (5)对黑色焦枯型丛根病则应从杀灭传播该病的长针线虫入手。意大利、法国、日本用氯化苦、溴甲烷土壤也有效。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甜菜白粉病 下一篇:甜菜苗腐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