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黄草地螟

2017-05-12 01:43 作者:李先生  

  

黄草地螟的学名

10xostege Verticalis Linnaeus属鳞翅目,螟蛾科。别名尖锥额野螟。分布在内蒙古、宁夏、陕西、新疆、黑龙江、江苏、四川、云南、山东等省。

黄草地螟的寄主

甜菜、大豆、苜蓿、小蓟、紫苜蓿等。

黄草地螟的为害特点

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大发生时成片吃光,造成缺苗断垄。

黄草地螟的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5—10mm,翅展26—28mm,体黄色并有褐色横纹,头、胸和腹部褐色,与玉米螟酷似。主要区别:一是该虫颜面具锥形突起,玉米螟则无;二是该虫较玉米螟略小;三是该虫两翅反面色浅,斑纹明显,别于玉米螟。幼虫体长21mm,头褐色具排列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点,胴部青绿色,背中央具白色纵线3条,各节具黑圈2个贯穿在胴部背面,形成1条黑纵纹。蛹长11mm,浅褐色,末节两侧各具3根刚毛。

黄草地螟的生活习性

6、7月幼虫出现,一直延续至8—9月,有的年份虫口数量大,成虫在甜菜、大豆、亚麻、苜蓿田栖息或觅食花蜜。幼虫有跳跃及后退习性,爬过之处留有丝网,并以丝缀叶作卷,幼虫藏在其中,取食叶片,大发生时有成群为害的特点和迁移习性。老熟后在土内用丝粘结土粒做椭圆形茧,在其中化蛹。成虫有趋光性。

黄草地螟的防治方法

1、防治策略

草地螟防治策略是“以药剂防治幼虫为主,结合除草灭卵,挖防虫沟或打药带阻隔幼虫迁移危害”。应急防治区应以药剂普治三龄幼虫为主,组织好综防统治,及时检查防效,防止迁移危害。重点挑治区应以除草灭卵、挖沟或打隔离带为主,对幼虫聚集危害的地块进行重点挑治。

2、技术措施

准确预报是适时防治草地螟的关键。各地要严格执行《草地螟测报调查规范》,及时汇总、分析虫情并在电视、广播上发布虫情预报,宣传防治技术,提高虫情信息入户率,使广大农民认识防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防虫技术。

2.1 除草灭卵 在卵已产下,而大部分未孵化时,结合中耕除草灭卵,将除掉的杂草带出田外沤肥或挖坑埋掉。同时要除净田边地埂的杂草,以免幼虫迁入农田危害。在幼虫已孵化的田块,一定要先打药后除草,以免加快幼虫向农作物转移而加重危害。

2.2 挖沟、打药带隔离,阻止幼虫迁移危害。在某些龄期较大的幼虫集中危害的田块,当药剂防治效果不好时,可在该田块四周挖沟或打药带封锁,防治扩散危害。

2.3 田间用药 考虑到幼虫通过低龄时间短、大龄幼虫具有暴食危害的特点,药剂防治应在幼虫3龄之前。

当幼虫在田间分布不均匀时,一般不宜全田普治,应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实行挑治。还要特别注意对田边、地头草地螟幼虫喜食杂草的防治。这样既可减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效,又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当田间幼虫密度大,且分散危害时,应实行农户联防,大面积统治。

2.4 药剂选择 选用低毒、击倒力强,且较经济的农药进行防治。如25%辉丰快克乳油2000—3000倍液,25%快杀灵乳油亩用量20—30ml,5%来福灵、2.5%功夫2000—3000倍液,30%桃小灵2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高粱上禁用)。防治应在卵孵化始盛期后10天左右进行为宜,注意有选择的使用农药,尽可能的保护天敌。

2.5 防效调查 防治后需对不同类型防治田进行防效调查。防治田于防后3天,封锁带、隔离沟于药剂失效开始,检查幼虫密度并与防前同一类型田的虫量对比,计算防效。如幼虫密度仍大于30头/m2,则需进行再次防治。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大猿叶虫 下一篇:大龟甲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