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黑粉病是植物类的一种病变,主要在2~3叶期的幼苗上发生。黑粉病在较寒冷地区发生,一旦发生会年年发病,还会使韭葱等作物感病。因此耕种帮建议对本病不容忽视。
主要在2~3叶期的幼苗上发生。当病苗长至约15厘米时,叶微黄,***二叶稍有扭曲、萎蔫。仔细观察叶及未膨大生长的鳞茎上,生有银灰色、稍隆起的条纹,严重时条斑变成肿瘤状,表皮破裂后散发出黑褐色粉末。本病的特征是感病后期为银灰色泡状肿瘤,内部充满黑褐色粉末。容易与其他病害相区别。
属担子菌亚门、条黑粉菌属,称为洋葱条黑粉菌。
洋葱黑粉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的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是初次侵染的来源。种子发芽后20天内,病菌从子叶基部等处侵入,以后再产生厚垣孢子,借风雨及流水传播。播种后气温在10~25℃时发病,20℃为发病适宜温度,超过29℃不发病。
①种子处理:用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处理种子,或用0.2%硫酸铜拌种,或用0.1%的剂401浸种4小时,可减轻为害。
②药剂防治:用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2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或2%武夷霉素水剂200
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0%杜邦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每7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洋葱黑粉病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洋葱黑粉病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微信公众号(耕种帮)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