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西葫芦炭疽病

2017-05-11 21:47 作者:李先生  

  

西葫芦在生长期间随时都能发生炭疽病。幼苗发病时,子叶边缘出现褐色半圆形或圆形病斑,茎基部受害,患部缢缩,变色,幼苗猝倒。

西葫芦炭疽病主要症状

西葫芦炭疽病在生长期间随时都能发生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植株茎叶发育。一旦染病,茎、叶基部受害,患部缢缩、变色,随即枯死。病因:其病菌在土壤中或附在种皮上越冬,潜伏在种子上的病菌可直接侵入子叶,引起苗期发病。温度是诱发炭疽病的重要因素。在适宜温度范围内(22~27℃),空气湿度越大越易发病。

西葫芦炭疽病病原

瓜类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orbiculare(Berk.&Mont.)Arx.,属半知菌亚门。寄主西葫芦等。分生孢子盘聚生,初为埋生,红褐色,后突破表皮呈黑褐色,刚毛散生于分生孢子盘中,暗褐色,顶端色淡、略尖,基部膨大,长90~120微米,具2~3个横隔。分生孢子梗无色,圆筒状,单胞,大小(20~25)微米×(2.5~3.0)微米,分生孢子长圆形,单胞,无色,大小(14~20)微米×(5.0~6.0)微米。分生孢子萌发产生1~2根芽管,顶端生附着胞,附着胞暗色,近圆形,椭圆形至不整齐形,壁厚,大小(5.5~8)微米×(5~5.5)微米。

西葫芦炭疽病发病条件

西葫芦炭疽病病菌是以菌丝体、拟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附在种皮上越冬,潜伏在种子上的病菌可直接侵入子叶,引起苗期发病。发病适宜温度为22~27℃,10℃以下、30℃以上即停止发生。温度是诱发炭疽病的重要因素。在适宜温度范围内,空气湿度越大越易发病,相对湿度低于54%则不能发病。

西葫芦炭疽病的防治措施如下:

1、采用55℃(三开兑一凉)浸泡15分钟后,再喷洒新高脂膜800倍液拌匀(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西葫芦炭疽病的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或用冰醋酸100倍液浸种30分钟,清水洗净后再催芽,在均匀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拌种。

2、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并定期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能防止病菌侵染,保肥增效),强健植株,提高西葫芦抗病能力,减轻西葫芦炭疽病等病害。

2、加强管理。保证水肥充足,合理灌溉,增施磷钾肥,强健植株,同时在西葫芦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洒一次壮瓜蒂灵能使瓜蒂增粗,强化营养输送量,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促进瓜体快速发育、汁多味美,使西葫芦高产优质。[2]

3、及时防治。防治西葫芦炭疽病,可按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原则,发病初期:(速净)50-70ml+大蒜油15ml+(沃丰素)25ml兑水30斤连喷2-3次,3天喷施1次,控制后改为预防。发病中后期:(速净)70-100ml+大蒜油15ml+(沃丰素)25ml兑水30斤连喷2-3次,3天喷施1次,控制后改为预防。

施药时间:避开高温时间段,***佳施药温度为20℃—30℃。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西葫芦炭疽病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西葫芦炭疽病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微信公众号(耕种帮)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白菜脱落病 下一篇:西葫芦高温障碍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