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苗期发病,以危害叶片为主。初染病、叶背面生有水渍状小点,叶面逐渐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油渍状褐色坏死斑,大小0.3厘米左右。病重时,病斑相互连接成大斑块,使叶片干枯死亡。
苗期发病,以危害叶片为主。初染病、叶背面生有水渍状小点,叶面逐渐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油渍状褐色坏死斑,大小0.3厘米左右。病重时,病斑相互连接成大斑块,使叶片干枯死亡。
病原在种子 或病残组织上越冬,春季借雨水及灌溉水和害虫传播。长期阴雨,该病易发生流行。此病常与性角斑病混发。
(1)种子处理。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4000倍液(不可提高用药浓度,以防药害),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白菜的性叶斑病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白菜的性叶斑病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微信公众号(耕种帮)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