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菜心白斑病

2017-05-11 21:14 作者:李先生  

  菜心白斑病发病初期在叶片上散生灰白色圆形病斑,后扩大成浅灰色圆形至近圆形斑,病斑周缘有时有晕环。叶背病斑周缘多不明显,随病情发展病斑两面呈现不明显轮纹。

【菜心白斑病症状】

  菜心白斑病发病初期在叶片上散生灰白色圆形病斑,后扩大成浅灰色圆形至近圆形斑,病斑周缘有时有晕环。叶背病斑周缘多不明显,随病情发展病斑两面呈现不明显轮纹。空气潮湿,后期病斑背面产生灰白色绒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情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成片,终致叶片枯死,病斑一般不穿孔。叶柄染病,多形成近椭圆形斑,灰白至灰褐色,边缘模糊呈放射状,病斑表面色泽不均,凹凸不平,湿度大时病部呈水渍状坏死腐烂。

【菜心白斑病病因】

  菜心白斑病由白斑小尾孢侵染引起。病菌分生孢子梗束生,无色,正直或弯曲,顶端圆截,其上着生一个分生孢子,大小为(7.0~17.5)微米×(2.5~3.5)微米。分生孢子针形,无色透明,基部稍膨大,钝圆,顶端稍尖,直或微弯,具1~4个隔膜,大小为(30~95)微米×(2~3)微米。

  此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亦为害叶柄。病菌主要以菌丝和菌丝块随病残组织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浇水或降雨飞溅形成初侵染,发病后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病菌对温度要求不严格,5~28℃下均可发病,以11~23℃对病菌适宜。旬均温23℃左右,相对湿度高于62%,降雨达16毫米以上,雨后12~16天即开始发病。菜心生长期低温多雨或在梅雨季后,发病普遍。此外,一般土壤黏重、地势低洼、种植期正逢雨季或与白菜类蔬菜连作,发病严重。

【菜心白斑病防治方法】

  1、平整土地,重病区实行与非白菜类蔬菜2~3年轮作。

  2、避开雨季适期栽种,增施底肥,生长期加强管理,避免田间积水。

  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6000~8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或2%加收米水剂600~800倍液喷雾,10~15天防治1次,根据病情防治1~3次。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菜心白斑病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菜心白斑病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微信公众号(耕种帮)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红菜薹猝倒病 下一篇:菜心黑斑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