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菜豆疫病

2017-05-11 17:48 作者:李先生  

  菜豆疫病叶柄和茎部:病斑初为水渍状小点,扩大后呈红褐色、长条形,稍凹陷,当病斑绕茎一周时,病茎易折断或病株枯萎豆荚:开始时也产生小斑点,逐渐扩大为近圆形,病斑颜色因品种而异,从褐色到红褐色,相互汇合,并成稍凹陷的干斑,全荚皱缩,褪色。

【菜豆疫病症状】

  叶柄和茎部:病斑初为水渍状小点,扩大后呈红褐色、长条形,稍凹陷,当病斑绕茎一周时,病茎易折断或病株枯萎豆荚:开始时也产生小斑点,逐渐扩大为近圆形,病斑颜色因品种而异,从褐色到红褐色,相互汇合,并成稍凹陷的干斑,全荚皱缩,褪色。茎和荚上病斑开裂后也常流出胶状菌液。种子染病,大多种皮皱缩,或在脐部有黄褐色、稍凹陷的小斑,病种子往往干瘪、变色。潮湿时,茎叶或种脐部常有粘液状菌脓溢出,有别于炭疽病叶部症状:叶片:初现暗绿色,水渍状的小斑点,一和般直径不超过1mm,后叶肉组织黄化,渐变成褐色、质脆、半透明、不规则形的枯斑。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严重时,叶片上病斑累累,相互愈合,病叶枯黄死亡。但一般不脱落,经风吹雨打后,病叶碎裂,远望呈火烧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部分病叶有时迅速萎凋变黑。嫩叶受害则扭曲畸形,而子叶上的病斑多呈红褐色溃疡状,常分泌出淡黄色粘液。

【菜豆疫病病因】

  病菌主要在种皮内、外越冬,并能长期存活,特别是种皮内的病菌,经2-3年仍有活力,也可随茎、叶等病残体在土壤中存活1-2年。带菌种子发芽后,在种皮内增殖,并侵入子叶和生长点,引起幼苗发病。病菌借助雨水、灌溉水、昆虫及人为接触传播,从植株的水孔、皮孔及伤口侵入,并能在维管束中扩展。田间病害往往由中心病株逐渐向四周蔓延。病害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极大。气温24-32℃和寄生受害部位有水滴时即可发病。高温和持续的降雨或多雾、重露的天气非常适合本病的发生和蔓延。在此条件下,病害潜育期一般为1-5天,尤其遇暴风雨,增加了病菌的传播机会,常常导致病害的流行。在寄主表面有水膜的情况下,病菌侵染率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超36℃时受到抑制,38℃时则停止发展。此外,播种过早或过密、插架不及时、大水漫灌、肥力不足、或偏施氮肥、植株徒长、杂草丛生、红蜘蛛和蚜虫为害严重、植株生长衰弱的豆田发病均较重 。

【菜豆疫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和实行轮作。一般矮性菜豆易感病,而蔓生品种较抗病。避免菜豆连作,重病地与非豆类蔬菜轮作2年以上。

  2.采用无病种子和种子。自无病地采种是防病的关键措施,或种植前进行种子。可用45℃温水浸种10分钟;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95%敌克松原粉拌种,用药量为种量的0.3%;也可用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100-150单位液浸种12-24小时。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菜豆疫病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菜豆疫病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微信公众号(耕种帮)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菜豆根结线虫病 下一篇:菜豆斑点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