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蔬菜害虫性诱剂使用说明

2016-05-01 14:03 作者:李先生  

农业种植技术
 1 雄蛾诱测方法
  1.1诱测时间浙江省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性诱剂诱测雄蛾适期一般为每年4月初,浙南地区可适当提前。
  1.2诱测地点各地应根据当地作物布局合理选择诱测区域,一般以选择十字花科蔬菜连片种植为宜。甜菜夜蛾、斜纹夜蛾为杂食性害虫,有条件的单位可开展不同作物区域诱测,比较其不同的发生量,以便准确指导生产。
  1.3诱捕器及安置诱捕器以口径为8cm的透明诱集瓶为宜,取性诱芯1粒用细铅丝固定在瓶口上方1cm左右的中心处,瓶内灌肥皂水至离瓶口2cm,将诱集瓶固定在木棒上后,分别安置于诱测区域。在一个诱测区域,应放置同一性诱芯诱捕器3个,各诱捕器相距40m左右(可采用直线或等边三角形)。不同性诱芯应分开放置,以免互相干扰。
  一般情况下,性诱芯10天更换一次,在高温干旱气候时,应7天更换一次。应保持诱捕器中水量,勤换肥皂水。
  1.4数据记录与测报分析逐日记录各诱集瓶中的蛾量,统计平均单瓶诱蛾量和平均单瓶累计诱蛾量;并记录气象资料(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日均温、雨日、降水量等)、作物种类及生育期(换茬情况)、性诱芯更换情况以及防治水平。
  根据平均单瓶诱蛾量的波峰,推算田间成虫发生高峰,根据《浙江省蔬菜重大病虫测报调查试行办法》中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在不同气温下的各虫态历期,并结合食料条件(作物布局和生育期)、气象因子、防治水平等综合分析,预测各代幼虫发生高峰期。根据平均单瓶诱蛾量的高峰期内(不一定只有一天)的诱蛾总量和全代平均单瓶累计诱蛾总量,并结合食料条件(作物布局和生育期)、气象因子、防治水平等综合分析,预测各代幼虫发生程度。
  1.5田间子代幼虫发生情况调查在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发生期,每5天选择不同作物类型田,采用“Z”字形取样调查田间幼虫发生情况,以校正性诱剂诱测的准确性。
  1.6情况汇报在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发生期,每旬将1.4、1.5记载内容,及时汇报省站。
  2迷向应用
  2.1防治原理大田防治采用“迷向法”,即在一定面积范围内,大量人工设置性诱剂诱芯(诱捕器),使其弥漫在空气中,甚至达到“过饱和”状态,使得雄蛾在长期的性刺激下,过度兴奋后疲劳和迷惑,从而无法准确判断雌蛾所在的方位与远近,干扰它们正常的交配活动,进而达到减少交配次数,降低雌蛾的生殖能力(有效落卵量),减少子代幼虫发生量。
  2.2诱捕器及安置诱捕器以口径为8cm的透明诱集瓶为宜,取性诱芯1~3粒用细铅丝固定在瓶口上方1cm左右的中心处,瓶内灌肥皂水至离瓶口2cm,将诱集瓶固定在木棒上后,分别安置于诱测区域。诱捕器安置密度一般为10~15个/667m2为宜,可根据田间虫口基数调节数量。
  一般情况下,性诱芯15天更换一次,在高温干旱气候时,应适当缩短时间。
  应保持诱捕器中水量,勤换肥皂水。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辣椒病害怎样预防效果好 下一篇:如何防治小麦吸浆虫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