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姜立枯病多在幼苗出土后的一段时间内发病,初在病苗的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病斑逐渐凹陷,扩展后绕茎一周,造成病部收缩、干枯,枯死的病苗多立而死。
姜立枯病多在幼苗出土后的一段时间内发病,初在病苗的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病斑逐渐凹陷,扩展后绕茎一周,造成病部收缩、干枯,枯死的病苗多立而死。
病菌在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冬,主要靠雨水、灌溉水、农具及带菌的粪传播发病。发病的适宜温度是24℃,地温低湿度大有利于发病和蔓延。
姜种用噻菌酮500倍或浸泡6小时后再种植。发现病株,及时挖除烧毁。用恶霉灵种姜土壤,开始发病时用噻菌酮每7-10天喷雾防治一次,连续防治3-5次。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姜立枯病的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姜立枯病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微信公众号(耕种帮)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