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弄蝶幼虫吐丝粘叶成苞,隐匿其中取食,受害叶呈缺刻或在1/3处断落,严重时仅留叶柄。
UdaspesfolusCramer鳞翅目,弄蝶科。别名银斑姜蝶。分布北起河南,南至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
生姜、姜花、艳山姜等姜属植物。
姜弄蝶幼虫吐丝粘叶成苞,隐匿其中取食,受害叶呈缺刻或在1/3处断落,严重时仅留叶柄。
成虫体长18—22mm,翅展32—44mm。体、翅黑褐色。前翅有5个灰白色斑,位于中室下方的斑较大。后翅中央有一大白斑。卵长0.8mm,半球形,顶端平,与叶面接触周边成帽檐状,稍皱,侧面有50多条隆起细纹。末龄幼虫体长35—45mm,草绿色。3龄后在腹部第6节背线两侧出现2个近半月形黄斑,气门白色。蛹长35—46mm,长纺锤形,黄绿色,被白蜡粉。
广东年生3—4代,以蛹在草丛或枯叶内越冬。翌春4月上旬羽化,产卵。幼虫5月中旬开始为害,以7—8月为害烈。雌蝶将卵散产于叶背,每雌可产20一34粒。幼虫孵化后爬至叶缘,吐丝缀叶,3龄后可将叶片卷成筒状叶苞,并于早晚转株为害。老熟幼虫在叶背化蛹。卵期4一11天;幼虫期14—20天,共5龄;蛹期6一12天;成虫寿命10一15天。
(1)生姜收获后,及时清理假茎和叶片,烧毁或沤制肥料,以减少虫源。
(2)人工摘除虫苞。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姜弄蝶的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姜弄蝶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微信公众号(耕种帮)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