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镰刀菌果腐病常发生在棚室或露地,首要为害果实。幼果或生长果实初病部变褐,呈湿润腐朽状,中、后期病部长出白色略带粉红色的细密霉层,后病果腐朽,汁液从病部流出。
称茄病镰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在PSA上气生菌丝薄绒状,白色或浅灰色,间有土黄色分生孢子座。大型分生孢子马特型,即大孢子宽处在中线上部,两端较圆。3~4隔,巨细23.1~57.8×3~6微米;小型分生孢子卵形,较宽,巨细8~16×2.5~4微米;厚垣孢子球形,直径6~10微米;产孢细胞单瓶梗,长筒形。有性态为NectriahaematococcaBerk.&Br.。
病菌在土壤中越冬,果实与土壤触摸易患病。湿度大发病重。
防止果实与地面触摸。
及时摘除病果,并会集处理。
发病前喷洒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56%靠山水涣散微颗粒剂700~8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接连防治2~3次。采收前7天中止用药。
以上就是耕种帮整理的西葫芦镰刀菌果腐病的防治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关注微信公众号(耕种帮)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