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柱状黄杆菌引起的烂鳃病的处理

2017-05-11 08:46 作者:李先生  

  

每年的白露都有一波鱼病,究其原因还是与环境水质相关。像西南地区,水稻收割后,留在田地里的谷桩腐烂后随着雨水进入养殖水体,极容易引发疾病。最常见的就是烂鳃,通过药敏试验发现,引发烂鳃病的细菌主要是柱状黄杆菌。这个菌也属条件致病菌,在鱼体健康时不易感染,当养殖水体中有机质多、淤泥厚、氨氮高、pH值偏低、鱼体免疫力低时,则极易引发烂鳃病。

柱状黄杆菌引起的烂鳃病,根据水温的不同,呈现出发病快慢也不一样。4月份左右,水温刚开始升至15℃以上时,往往呈现出慢性发病,先是鳃丝感染,从鳃丝的末端开始发生炎性水肿,继而发生细胞增生,最后才是鳃丝坏死,露出软骨。初期发病时,由于鳃丝炎性水肿,所以降低了水体中的溶氧通过鳃小片进入鱼体,让鱼容易出现假性缺氧。这是初春经常碰到的,时常有的鱼在水面浮头好多天,泼上消炎的药和维生素,鱼很快就不浮头了。

除了慢性烂鳃外,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种急性烂鳃,就是环境差、氨氮高、底质酸化,由于氮分子腐蚀了鳃小片,被感染了柱状黄杆菌的鳃丝,迅速由炎性水肿转变成环死。像近期草鱼烂鳃病,就易发于有机质多、淤泥厚、氨氮高的养殖水体。如果pH值偏低,施用生石灰,如果不好购买生石灰,可用黑碳晶和底改片替代,先改底,再沉淀,再结合内服狄诺康和维生素C,可大大的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浅析矮化樱桃苗的栽培管理技术 下一篇:台风暴雨前后作物要做好哪些预防工作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