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黄姜茎基腐病

2017-05-11 06:11 作者:李先生  

  黄姜是理想的提取甾体激素的重要原料。随着人工栽培面积的扩大,时间增长,加之气候异常,田间管理粗放,黄姜病害逐年加重,常造成茎基部腐烂而导致全株干枯死亡,已成为影响黄姜生产的一大障碍。下面,耕种帮就为大家介绍下黄姜茎基腐病的综合防治。

    一、黄姜茎基腐病发病症状

   黄姜茎基腐病主要危害黄姜根状茎幼芽和茎基部。发病初期,茎基部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渍状斑,逐渐扩大,叶片发黄,发病后期病斑环绕茎基部一周,导致茎基部组织逐渐腐烂。由于水分养分运输受阻,地上部主茎由上而下干枯死亡,叶片发黑脱落,呈枯萎状,湿度大时扒开土壤,在病部和土壤中可见白色棉絮状物,严重时开始死株,危害极大。

    二、黄姜茎基腐病传播途径

   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病薯及病残体上越冬,或以菌丝体及厚垣孢子在土壤内越冬。条件适宜即可发病。一般5月开始发生,6月为发病高峰期,收获后带有病菌的种薯仍可继续发病一直延续到翌年3月播种时。

    三、黄姜茎基腐病发病条件

    (一)温、湿度。高温高湿有利于黄姜茎基腐病的发生,适宜的发病温度为20℃~25℃,温度过低或过高不利于发病。
   (二)光照。黄姜属喜光耐旱植物,荫蔽栽培、通风和透光不良的地块易发病。据调查,平地栽培和未搭架的发病率分别为13.15%和15.61%,高畦垄作和搭架栽培的发病率分别为5.21%和3.84%,甚至不发病。
   (三)土壤。黄泥壤土、黏性重的土壤发病重。宜选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土壤ph以6~7为宜,磷、钾肥能有效地促进黄姜生长,提高抗病性。
   (四)茬口。病菌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重茬连作地块田间菌源量累积,发病较重。

    四、黄姜茎基腐病综合防治

    (一)选用无病虫、无霉烂的种薯,防止病虫传播,保证亩全苗壮。播种时,用40%的福星乳油8000倍液浸种,也可每100公斤种子用50%的多菌灵200克,对水100公斤,浸泡4~5分钟,晾干后待播。
   (二)土壤消毒处理。在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块,整地时每亩选用70%的托布津、50%的多菌灵、50%的敌克松或福美双1~1.5公斤拌细土30公斤撒施在土中。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进行消毒,可预防土传病害。
   (三)合理轮作倒茬。与禾本科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倒茬,防灾避害。
   (四)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重施磷、钾肥,巧施硼、锌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一般每亩施农家肥1500~2000公斤、磷肥50公斤、钾肥25公斤,或黄姜专用肥75~100公斤,以基肥为主。
   (五)垄作搭架栽培,改善土壤通气性,促进地下茎生长。按1米宽做垄,垄高20厘米,当苗高30厘米时,按每平方米4根竹竿塔****字架,促进通风、透光和湿气流动,促进叶片光合作用,防病控害。
   (六)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40%的福星乳油8000倍液、75%的百菌清1000倍液、50%的多菌灵、50%的托布津和86.2%的铜大师500~800倍液,在发病部位灌根,每株灌50~100毫升,每10天灌一次,连灌2次即可。
以上就是耕种帮整理的黄姜茎基腐病的防治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关注微信公众号(耕种帮)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大姜茎块腐烂病 下一篇:生姜烂姜死苗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