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水稻性条斑病

2017-05-11 03:42 作者:李先生  

  别名:水稻细条病、水稻条斑病

水稻性条斑病分布为害

  水稻性条斑病在20世纪50-60年代曾在海南、广东、广西、四川、浙江一度流行。80年代以来,随着杂交稻的推广和南繁稻种的调运,病区逐年扩大。目前除上述省(自治区)外,江西、江苏、安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省局部地区也有发生。水稻发病后,造成叶枯,一般减产15%-25%,严重时可达40%-60%。

水稻性条斑病的症状

  性条斑病主要为害稻叶,病斑初显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小点,迅速在叶脉间扩展,后变成黄褐色的细线状或短虚线状条斑,条斑宽约1mm,长10mm以上。病斑表面常分泌出许多露珠状的蜜黄色菌脓,干结后成黄色树胶状小粒,形同虚线,不易脱落,发病严重时,条斑融合成不规则的黄褐色至枯白色大斑块,外形与白叶枯病有些相似,但对光观察可见许多透明的细条。病情严重时叶片卷曲,田间呈现一片黄白色,同时能引起稻株早期死亡或者病株不能抽穗;即使抽穗结实,但秕谷增多,千粒重降低。

水稻性条斑病的病原

  病原为稻黄单胞菌稻生致病变种,属黄单胞杆菌属细菌。

水稻性条斑病发病规律

  在病稻谷和病稻草上越冬的病菌,是水稻性条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带菌种子的调运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土壤不能成为越冬之处,病稻秆在田间沤烂,病菌在短期内就可死亡。水稻性条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鞘,病菌主要通过灌溉水和雨水接触秧苗,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在叶片任何部位都可发病形成条斑,若田间湿度大,病斑上溢出菌脓,可借风雨、露滴、水流及叶片之间的接触等途径传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不断扩展蔓延;叶鞘发病形成黄褐色短条斑,天气湿润时也可出现大量菌脓。该病在水稻生长前、后期都易感染,感病品种在适宜条件下幼苗期就可看到症状,症状叶较白叶枯病明显,但一般是在分蘖以后,特别是在孕穗、抽穗阶段才发现。

  (l)温度、湿度对病害发生和流行关系很大,气温在26-30℃,相对湿度为85%以上,且多雨、日照不足、风速大的气候条件下,利于此病发生。

  (2)水稻性条斑病发生轻重与灌水关系较大,凡长期深灌或稻株受淹,发病就重。在串灌漫灌的情况下更有利于病菌随灌溉水而传播,从而扩展为害;若基肥不足,追肥追迟、多施,尤其是氮肥过量,则植株体内内游离氨基酸和糖的含量增高,易造成稻株徒长贪青,降低抗病性。

  (3)在有病田块,当旱晨露水未干或下雨后就下田作业,如喷药等,都会加重病菌的传播。

  (4)低洼地发病重,地势高的地块则轻。

  (5)不同水稻品种,对条斑病菌的抗病性存在着明显差异,一般糯稻抗性强于粳稻,粳稻强于籼稻,常规稻强于杂交稻,窄叶品种比阔叶品种抗病。

水稻性条斑病防治措施

  (1)水稻性条斑病是国内检疫对象。在无病区,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以控制病害的传播和蔓延。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资经营放开,种子经营流动性大,这项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2)不同品种的感病和损失程度不同。例如,籼稻品种绝大多数感病,以籼优系和威优系的组合为重,D优组合较抗病,同时要扩大粳稻的种植范围,因为粳稻通常较抗病。

  (3)选用无病种子,培育无病壮秧,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排灌方便、远离屋边场地和牛栏、上年未发病的田块育秧。先将种子用清水预浸12小时,再用85%强氯精300-500倍液浸种12小时后,捞起洗净催芽播种。老病区中晚稻秧苗三叶期和移栽前3-5天各喷1次强氯精,整平秧田,湿润育秧,严防深水淹苗。

  (4)要烧掉病草,如不能烧掉的,应在草堆周围开沟并撒施石灰,以防病菌随水传入稻田;病草不要撒入秧田或还田,不用病草催芽、盖秧、扎秧根。

  (5)用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万单位,或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每亩100g稀释成500倍液,或2%宁南霉素水剂稀释80-100倍液,或0.3%中生菌素水剂稀释200倍液,或77.7%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500倍液喷雾,可根据病害程度和气候情况间隔5-7天连续喷雾2-3次。

  (6)做到排灌分开。浅水勤灌,适时晒田。严防深灌、串灌、漫灌,要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避免氮肥施用过迟、过量。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水稻白叶枯病 下一篇:水稻干尖线虫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