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玉米矮花叶病

2017-05-11 03:14 作者:李先生  

  玉米矮花叶病的初侵染毒源来自多年生的禾本科杂草。初春,越冬蚜虫复苏后,在新长出的带毒杂草嫩叶上取食而获毒,有翅蚜虫迁飞将病毒传播到春玉米及杂草上,以后在春、夏玉米上为害,造成病害流行。夏玉米收获后,蚜虫又回到杂草上越冬。6-7月份如天气干旱,不利于玉米生长发育,而利于蚜虫繁殖、迁飞,发病重。春玉米早播、夏玉米晚播均发病重。

玉米矮花叶病症状

  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苗期受害重。初在心叶基部叶脉间出现许多椭圆形退绿小点或斑纹,沿叶脉排列成断续的长短不一的条点,病情进一步发展,叶片上形成较宽的退绿条纹,尤其新叶上明显,叶色变黄,组织变硬,质脆易折断。有的从叶尖、叶缘开始,出现紫红色条纹,干枯。病株黄弱瘦小,生长缓慢,多数不能抽穗而死亡。少数病株虽能抽穗,但穗小,子粒少而秕瘦。根系易腐烂。

玉米矮花叶病防治措施

  1.农业措施一是选用抗病自交系,种植抗病杂交种;二是春玉米适期早播,能避病增产;三是加强田间管理,增加玉米自身的抗病力。及时拔除病苗、病株,减少再侵染源。

  2.药剂防治在小麦乳熟期蚜虫迁飞高峰,及时喷药2-3次。药剂参照麦蚜防治。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小麦秆黑粉病 下一篇:小麦秆枯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