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大麦叶锈病

2017-05-11 02:52 作者:李先生  

  

大麦叶锈病症状

  该病主订侵染叶片、叶鞘,也侵染茎和穗部。被害部位散生圆形黄褐色隆起小圆点(夏孢子堆)。当大麦成熟时,其上产生较小的黑色近长方形的冬孢子堆,埋于表皮内。

大麦叶锈病病原

  Puccinia hordei Otth.称大麦柄锈菌,属担子菌亚门。夏孢子堆大小0.3-0.5×0.1-0.2(mm)。夏孢子单胞,近球形、淡黄色,大小20-30×17-22(μm),表面有小刺,散生芽孔7-10个。冬孢子单胞、偶有双胞,形状不等,表面光滑,顶端稍厚,有柄。

大麦叶锈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菌属于转主寄主锈菌。夏孢子、冬孢子产生于大麦上,性孢子、锈孢子国外报道产生于百合科短穗虎眼万年青上。我国病菌以夏孢子在南方冬大麦上越冬,夏孢子随季风向北扩散,在北方越夏后,秋季再传播至南方冬大麦上越冬。夏孢子萌发适温11-17℃,超过23℃极少萌发。

大麦叶锈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锈良种。如申麦1号。

  (2)药剂防治 参见小麦叶锈病。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大麦缺素症 下一篇:小麦缺素症症状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