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水稻二化螟

2017-05-11 00:59 作者:李先生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上常见的一种害虫,分布广,主要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稻区发生较重,北方稻区也有严重发生。属鳞翅目,螟蛾科。

水稻二化螟为害特点

以幼虫钻蛀稻株,取食叶鞘、稻苞、茎秆等。分蘖期受害,出现枯心苗和枯鞘;孕穗期、抽穗期受害,出现枯孕穗和白穗;灌浆期、乳熟期受害,出现半枯穗和虫伤株,批粒增多,易倒折。幼虫蛀入稻茎后剑叶变黄,严重的心叶枯黄而死,受害茎上有蛀孔,孔外虫粪很少,茎内虫粪多,黄色,稻秆易折断。

水稻二化螟形态特征

成虫:雄蛾体长10一13mm,翅展20一24mm,头、胸部背面淡褐色;前翅近长方形,黄褐色或灰褐色,翅面密布不规则褐色小点,外缘有7个小黑点,中室顶角有紫黑色斑点1个,其下方有斜行排列的同色斑点3个;后翅白色,近外缘渐带淡黄褐色。雌蛾体长10一14mm,翅展22一36mm;头、胸部黄褐色,前翅黄褐或淡黄褐色,翅面褐色小点不多,外缘亦有小黑点7个,后翅白色,有绢丝状光泽。卵椭圆形,扁平,初产时乳白色,渐变为茶褐色,近孵化时变为灰黑色。卵块略呈长椭圆形,卵粒排列呈鱼鳞状。老龄幼虫长18一30mm,头部淡红褐色或淡褐色;胸、腹部淡褐色,前胸盾板黄褐色,背线,亚背线和气门线暗褐色;腹足趾钩为异序全环,亦有缺环。蛹体圆筒形。棕色至棕红色,后足不达翅芽端部。

水稻二化螟防治方法

采取防、避、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在掌握害虫发生期、发生量和为害程度的基础上合理施用化学农药

1.合理安排冬作物,晚熟小麦、大麦、油菜、留种绿肥要注意安排在虫源少的晚稻田中,可减少越冬的基数。

2.对稻草中含虫多的要及早处理,也可把基部10一15cm先切除烧毁。灌水杀蛹,即在二化螟初蛹期采用烤、搁田或灌浅水,以降低化蛹的部位,进入化蛹高峰期时,突然灌深水10cm以上,经3一4夭,大部分老熟幼虫和蛹会被淹死。掌握幼虫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期的防治关键时期。在二化螟1代多发生地区,要做到狠治1代;在1一3代为害重地区,采取狠治1代,挑治2代,巧治3代。

3.第1代以打枯鞘团为主,第2代挑治迟熟早稻、单季杂交稻、中稻。第3代主防杂交双季稻和早栽连作晚稻田的螟虫。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水稻二化螟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水稻二化螟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微信公众号(耕种帮)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水稻电光叶蝉 下一篇:水稻稻绿蝽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