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属鳞翅目,螟蛾科。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南缘,东接俄罗斯东境、朝鲜北境,西面自山西、陕西西斜至宁夏、甘肃后,折入四川、云南、西藏。
高粱桃蛀螟为害高粱时成虫把卵单产在吐穗扬花的高粱穗上,一穗产卵3—5粒,初孵幼虫蛀入高粱幼嫩籽粒内,用粪便或食物残渣把口封住,在其内蛀害,吃空—粒又转—粒直至三龄前。三龄后吐丝结网缀合小穗中间留有隧道,在里面穿行啃食籽粒,严重的把高粱粒蛀食—空。
成虫:体长12mm,翅展22~25mm,黄至橙黄色,体、翅表面具许多黑斑点似豹纹:胸背有7个;腹背第l和3~6节各有3个横列,第7节有时只有1个,第2、8节无黑点,前翅25~28个,后翅15~16个,雄第9节末端黑色,雌不明显。
卵:椭圆形,长0.6mm,宽0.4mm,表面粗糙布细微圆点,初乳白渐变桔黄、红褐色。
幼虫:体长22mm,体色多变,有淡褐、浅灰、浅灰兰、暗红等色,腹面多为淡绿色。头暗褐,前胸盾片褐色,臀板灰褐,各体节***明显,灰褐至黑褐色,背面的***较大,第l~8腹节气门以上各具6个,成2横列,前4后2。气门椭圆形,围气门片黑褐色突起。腹足趾钩不规则的3序环。
蛹:长13mm,初淡黄绿后变褐色,臀棘细长,末端有曲刺6根。
1.物理防治。越冬幼虫:在每年4月中旬,越冬幼虫化蛹前,玉米、向日葵等寄主植物的残体,并刮除苹果、梨、桃等果树翘皮、集中烧毁,减少虫源;果实套袋:在套袋前结合防治其他病虫害喷药1次,消灭早期桃蛀螟所产的卵;诱杀成虫:在桃园内点黑光灯或用糖、醋液诱杀成虫,可结合诱杀梨小食心虫进行;拾毁落果和摘除虫果,消灭果内幼虫。
2.化学防治。不套袋的果园,要掌握、二代成虫产卵高峰期喷药。药剂有杀螟硫磷、BT、高效氯氢氟菊酯等。在产卵盛期喷洒Bt、辛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及灭幼脲等。或在玉米果穗顶部或花丝上滴辛硫磷乳油等药剂,对蛀穗害虫防治效果好
3.生物防治。喷洒苏云金杆菌或青虫菌。
玉米桃蛀螟危害、形态特征、防治方法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玉米桃蛀螟寄主包括高粱、玉米、粟、向日葵、蓖麻、姜、棉花、桃、柿、核桃、板栗、无花果、松树等。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高粱桃蛀螟的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高粱桃蛀螟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微信公众号(耕种帮)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