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如何防治水稻负泥虫?

2017-05-10 22:52 作者:李先生  

  水稻负泥虫,属鞘翅目,负泥甲科。俗称背屎虫、猪屎虫。主要为害水稻、茭白、粟(谷子)、小麦、玉米、李氏禾、芦苇、碱草等。

一、水稻负泥虫为害特点

  成、幼虫食害叶肉,残留叶脉或一层透明表皮,受害叶上出现白色条斑或全叶发白枯焦,严重时整株枯死。

二、水稻负泥虫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7~4.6毫米,宽1.6~2.2毫米,头、触角、小盾片黑色,前胸背板、足大部分黄褐色至红褐色,鞘翅青蓝色,具金属光泽,体腹面黑色,头具刻点,触角长达身体之半,前胸背板长大于宽。

  小盾片倒梯形,鞘翅上生有纵行刻点10条,两侧行。卵长0.7毫米左右,长椭圆形,初产时浅黄色,后变暗绿至灰褐色。幼虫体长4~6毫米,共4龄;头小,黑褐色,腹背隆起很明显,幼虫孵化后不久,体背上堆积着灰黄色或墨绿色粪便。蛹长4.5毫米左右,蛹外包有白色棉絮状茧。

三、水稻负泥虫生活习性

  一年生1代,以成虫在田埂、渠边、塘附近背风向阳处越冬。翌春,越冬成虫先在禾本科杂草上为害,当水稻等秧苗露出水面时,即迁移至水稻上为害,把卵产在叶面近叶尖处,少数产在叶背和叶鞘上,卵聚产,一般2~13粒排成2行;

  初孵幼虫多在心叶内为害,后扩展到叶片上,幼虫怕光,喜欢在早晨有露水时为害,晴天中午藏在叶背或心叶上,末龄幼虫把屎堆脱去,分泌出白色泡沫凝成茧后化蛹在茧内。

  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入幼虫化蛹盛期,以成虫于8月上旬后越冬。雌成虫寿命309~328天,雄虫245~277天。成虫交尾适温16℃~22℃,相对湿度80%,雌性能重复交尾,雄性则不能。第1次交尾时间为9~16时,第2次18~23时,日均温高于15℃开始产卵。

四、水稻负泥虫防治方法

  1.幼虫始发后把田水放干,撒石灰粉,然后把叶上幼虫扫落田中,也可在早晨露水未干时用苕帚扫除幼虫。

  2.药剂防治。幼虫1、2龄阶段喷洒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视虫情防治1次或2次。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水稻负泥虫的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水稻负泥虫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微信公众号(耕种帮)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防治稻飞虱的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稻蝗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